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扩筑城垣、修筑罗城。唐朝时期,来成都任职的高骈还顺便搞了一些配套。在城西,高骈利用原有的部分小溪开挖出一条西壕,自此,成都城墙外四个方向都有了护城河。

西壕,太过久远的名字,久远到她早已被别的名字取代。一段叫西郊河,春和景明的时候,我们☞。西壕北段,也即是西壕上游河段,则成了饮马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树苍翠的季节,强烈建议成都人再沿着饮马河徒步。确实是用步行的方式,更小巧,更低调的饮马河,全长只有两公里出头

相当短的距离,不是问题,在城市的缝隙中流淌了1000多年的饮马河,依然生生不息。她从历史厚重的五丁桥北校场的城墙边流过,也从烟火市井的新二村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一座通锦桥为界,当饮马河不再自南向北流,而是流向截然不同的反方向,经过少城极隐蔽的一面,这条将成都的古代、近代和现代,丝滑自然地串联在一起的饮马河,也让人想起好多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道的历史很久远,守护成都上千年。饮马河这一名字的来源,最多只有三百年。清朝时期,少城修建,在东、西马棚养马的满蒙旗兵常到河边饮马,于是,有了饮马河这个简洁明了的名字。

古时候,能够饮马,说明河流清澈、河岸不高,人马很容易够得着水面。现在,除非是顺着河道边的石阶往下。很深的河道,除了排洪等,已经丧失不少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饮马河和锦江的交汇处,温度不同、产生不同的水层和水温的变化,倒是一如既往为鱼类的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非禁渔期的时段,频频吸引垂钓爱好者。

如果不愿走回头路,五丁桥是徒步饮马河最好的起点。这也是整个饮马河沿岸,最具底蕴的一部分,囊括五丁桥、北校场城墙、甲府园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说五丁桥,这是一个有3000多年历史的老地名,既有“五丁开山”的传说故事,也有蜀王要求“每五户出一男丁,集合起来修路”的硬性规定。昔日,五丁桥是由北大门进出成都的必经之地

老的五丁桥不在,一段古韵厚重的成都北校场古城墙遗址还屹然挺立。成都三环内最大的古城墙,从饮马河的一侧望向城墙,可以明显发现护城河与古城池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墙内,属于城区;墙外,乡下郊外。饮马河边上,存留的少许瓦房、竹林,就在提醒这种关系。悠闲惬意的风景之下,见证的,还有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城墙和护城河为界,抗日战争时期,时常有城中居民经过城门城墙,跑到饮马河一侧的乡下躲避轰炸。附近城墙内的武担山,为老成都的风景名胜之一。很多人不知道,20世纪70年代,武担山还是成都三环内的海拔最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人熟悉的是,黄埔军校成都分校,也在城墙内。1949年12月的一天,蒋介石从北校场穿过城墙跑到凤凰山机场,再跑到了中国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一去不复返,好多事情都会有新变化。就像饮马河和府河的交汇处,清朝热闹的盐、烟码头不在,镇江王爷庙不在。河边,一座小巧精致的甲府园更为醒目

甲府园由日本的甲府市在上世纪90年代晚期捐赠。一来,成都市和甲府市是友好城市;二来,为了祝贺成都府南河整治工程的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上世纪对锦江的整治相比,现在成都市内大小河流被治理得更加风景宜人。包括短小的、不太起眼的饮马河。河岸边雕栏玉砌,小桥流水,有江南的婉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小区紧紧挨着饮马河,仅够行人和自行车经过的宽度,隔绝了喧闹。门前打理得细致的花草,和水杉、三角梅等植物一同,勾勒出自然松弛感

尤其是爬满河堤的爬山虎、紫罗兰等植物,以嚣张的姿态,争抢路人的目光和夸赞。白鹭等鸟类,则不受打扰地在水中觅食捕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饮马河沿岸,城市腹地的极幽之地。沿街茶馆,推窗即可与河景相遇。从起点走出几百米,即是一间有点考究的茶室和中医诊所,顺着一股夏天里熟悉的香味,才发现岸边黄桷兰异常茂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奇妙的是饮马河流经此处,以近乎90度的方式,流向另一侧,非常不符合规律。是为了避开小区,饮马河在此处有过改道,还是另有神秘力量?

据说和茂县龙池神女托的两个梦有关。一个托给唐开元年间的益州长史章仇兼琼。在攻占吐蕃安戎城后,神女托梦给他说,我今天弃戎归唐,望给我建一居处。章仇兼琼答应了,在这儿修了一座龙祠

后来,高骈修罗城挖护城河时,计划将龙祠涵盖进城墙的范围。神女更想住在郊外,方便来往成都和茂县之间,又给高骈托梦。于是,为了避让龙祠,形成了如此转弯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饮马河边,作为实体的龙祠不再,但故事和传说始终会流传,让人津津乐道。转过弯后,很快,一座叫成都融舍·村里的民宿让人眼前一亮。

紧临饮马河,背靠新二村的老小区,藏得过于深的民宿,有着极为现代的线条和色彩。花朵开满了院墙,只要经过,没有人不会被它所吸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这栋楼是教会的房产,之前开过青旅。几年前,几个股东盘下之后,将之改为如今模样。说是民宿,其实里面还有咖啡馆、茶室和酒吧等多重业态

约600平米的占地空间,不同的功能区,经过巧妙地设计,相互串联为一体。既独立,又有整体性。空间内,合伙人从非洲等地淘来的木雕装点其中,无不考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开时,你仍然会感叹,店主真的很会找地方。尤其是顺着饮马河,经过河边茶馆,很快走到的新二村,两者之间更是有着强烈的反差。

新二村,全成都最有名的菜市场之一,老小区内藏着最浓的烟火气和市井味。横七竖八、街巷式的菜市场里,不管是卤肥肠还是杂酱面,全成都榜上有名,值得单独逛上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徒步过程中,更想说的是横跨饮马河的通锦桥。桥的年代不能算特别久远,抗战时期,为了方便附近居民过河躲轰炸、跑警报,特地修的,实实在在的救命桥。通锦的名字是后来取的,有方便郊区群众进出锦城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锦桥对如今的饮马河而言,是个重要的存在。上游桃花江在此注入饮马河,并产生了一些诡异和稀奇。左侧河水向左流,右侧河水向右流。全成都的河水,可能只有饮马河是两个流向,从不同的方向汇入相同的锦江

按理说,成都地势北高南低,饮马河应当从五丁路桥一路南下流到西郊河,直至百花潭才对。袁庭栋老师曾给出过分析,可能是饮马河的河底泥沙淤积而使得河床增高,桃花江的水流量又大于府河流入饮马河的水流量造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五丁桥沿河走到通锦桥,大概一公里左右。而后,得绕道同心路,在树德中学斜对面拐入饮马河街,才能再次看见饮马河的潺潺水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锦桥附近,地表上虽然看不见任何城墙遗迹,但五年前、地下考古发现的城墙遗迹,最早可追溯到晚唐时期,再一次说明城墙和饮马河之间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城市更新后的、被几个小区包裹的饮马河街,更像是附近居民回家的必经之地。安安静静的它,很少商业,街头街尾两大入口,都非常不起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穿过西月城街,贴着社保大厦旁的饮马河继续南下,没想到深处还有一个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国有大单位依河而建,观音阁前街石笋街西屠场街等,仅凭每一条街的街名都能感受到底蕴深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井烟火气,仍然是饮马河在这一段的主基调。同时,多重元素混合在一起,又增添了迷离的色彩。像是喝到一杯由拼配豆制作的咖啡,品味到不同的层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屠场街,如非走进,你甚至不知道它在哪里。西屠场街带有一点断头路的属性。尽头是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的消防通道,老小区分列两侧。

靠近西郊河一侧的楼房,得以同时拥有了街景和河景。沿街商铺,既有专做外卖的蛋糕店,也有廉价馆子、卤菜摊和武馆,数家更年轻、专注设计的品牌,悄然在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世俗的眼光来看,这是一个隔绝聚光灯、公共交通不那么方便的隐蔽角落,甚至目前停车也不太方便。但正是因为闹市中的安宁,让半世锦岚选择在此落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仅是沿着饮马河,只会看见-1F Coffee,进入店内,穿过咖啡区域,来到临街的另一面,原来它还有个招牌——半世锦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新装修改造过的半世锦岚,在饮马河边上已有六七年时间。主业是定制旗袍,店内所有的旗袍都是店主亲自挑选面料、精心设计而成。一针一线的缝制都是由超过30年经验的老师傅完成。

这也是一个有咖啡有展览的复合空间。空间内,和艺术家的联名展览正在进行,与国外艺术家新的合作项目又在洽谈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寻到这些店的过程,就像寻宝。

在半世锦岚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朋友已经加入到西屠场街自发的更新中。临河,在老成都的闲适中,一群年轻人正在忙碌中,带来新的气象和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老成都而言,紧邻饮马河、有着硬核街名的西屠场街曾是成都最重要、最有名的屠宰场。在没有肉联厂以前,成都的生猪多半在此屠宰

那时,汽车还很少见,西屠场却集中了全成都数量可观的汽车。载着生猪的汽车,每天往返于此。卸货后,正好可以利用饮马河的河水冲洗车厢。现在,当然不允许这样污染河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一半市井,一半雅致,区区两公里多长的饮马河,离开西屠厂街,贴着旧时少城的边缘,穿过梧桐成荫的槐树街,流经过金沙桥之后,终于汇入西郊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饮马河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

很好奇,1993年,成都市启动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饮马河和西郊河才得以贯通。在此之前,饮马河到底流到哪里才算结束?

唐代时期的成都,游江习俗盛行。从王爷庙上船,主要沿着饮马河到达百花潭。古代的成都人,又在饮马河两岸看到怎样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人无船可坐,还好有临河绿道可供行走。

等一个天凉,继续去饮马河的上游——桃花江探探路。去饮马河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成都还有一条名字如此诗情画意的江。桃花江应该也有不少好东西,请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编辑 | 彭主任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然饮马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