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周分析“新冠感染投票结果”的时间。

今天文章还会来分析一下最近上热搜的“日本食人菌”是咋回事。

截止6月17日的投票数据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6日,7天新增感染比例,初值为1.39%,终值为1.72%,终值数据跟上周基本持平,可以视为暂时止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这个新增感染比例,因为有样本偏差,所以仅本投票设立的几个参考值。

7天新增感染比例,2%以内属于低谷期里的较低区间,2%-3%可视为低谷期,3%-5%为需要警惕区域,5%是新一波疫情预警线,7%基本就是确认一波疫情到来。

目前如果投票终值能维持在2%,就可以确认是低谷期,这个也得参考其他数据。

澳门截止6月13日,过去一周新增223例,比上周的175例有小幅反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上周数据是继续小幅回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香港和澳门的新冠疫情数据看,当前仍然处于新冠疫情低谷期。

不过我们这边虽然在疫情低谷期,但欧洲有国家开始进入高峰期。

(2)西班牙疫情

比如,西班牙马德里在截止6月9日的新冠检测阳性率达到43.2%,创下疫情以来的新高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班牙当前这波爆发的疫情是KP.3带来的。

我之前分析KP.2的时候就有提到过,带来下一波全球疫情的,大概率不是上热搜的KP.2。

目前来看,KP.3在国外是开始对其他毒株呈现碾压态势,开始成为优势毒株,有可能成为下一波全球疫情的新冠变异毒株。

从之前经验来看,一个优势毒株想要传播到国内,并开始大范围传播,大概需要1-2个月的时间。

另外,西班牙这波疫情上升速度这么快,跟美国著名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在马德里开的演唱会有关。

据报道,她的演唱会开完后,有数千名观众感染了新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泰勒·斯威夫特也是一边流鼻涕,一边在台上蹦蹦跳跳,大概率应该也是阳了。

再来看另外一个新闻,近期有一个日本食人菌”上热搜的事情。

(3)日本食人菌

这个食人菌听上去比较吓人,这是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目前日本的食人菌主要是由A族链球菌引发,通常是通过伤口感染。

因为这种A族链球菌感染,容易造成组织坏死僵硬,看起来像肉被吃掉一块,所以有“食人菌”之称,严重会导致多重器官衰竭与四肢坏死,致死率高达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4年截至目前已有977人感染, 超过2023年全年的941人,创下该疾病感染人数的最高值。

今年日本的食人菌感染数量是去年同期的2.8倍。

日本去年的食人菌941人,已经是历史最高值。

今年日本食人菌人数是在去年创新高的基础上,同期增加了2.8倍。

这么大的增速,显然已经超过疫情前正常的逐年递增的速度,是处于暴增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种暴增的原因,日媒是说“目前尚不清楚患者数量迅速增加的具体原因。”

不过,我觉得原因也不能说不明。

A族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细菌,并不罕见。

在人体免疫力好的时候,并不容易因为A族链球菌而出现诸多病症。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比较容易发生在免疫力低的人群。

我在查资料的时候,一看到这个“比较容易发生在免疫力低的人群”,一下子就明白为啥日本食人菌病例会激增。

毕竟当前“新冠破甲,百鬼夜行”的态势太明显,过去两年全球各类传染病都呈现高发态势。

疫情间隔4-6个月,一波又一波来袭,让人群整体免疫力处于下降态势,自然容易让各类传染病高发。

A族链球菌会导致多种症状,除了引发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也可以引发猩红热。

我刚好前两周文章有提到过,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2024年4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今年4月,全国猩红热病例数是6125例,而去年同期是只有1102例。

而且今年前4个月的感染数,都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新冠病毒就像是游戏里打团的神级辅助,不但可以削弱敌人,还可以给队友上破甲BUFF。

本来新冠自己的输出能力就不弱,不能因为它目前定位是辅助,就说它是小感冒。

一个强力辅助有多重要,玩过游戏的都知道。

除了给其他病毒上BUFF,削弱我们免疫力,感染新冠还容易造成我们免疫紊乱,所以长新冠五花八门的症状里,过敏紊乱、荨麻疹、湿疹也是感染新冠后容易出现的长新冠症状。

前天的文章提到“路透社报道,为抹黑中国疫苗,美国防部疫情期间开展秘密行动。”

然后我就看到一个很“典”的评论。

“以前在学校打了3针科兴,但是疫苗没起到作用,后面还是阳了,然后就被荨麻疹折磨了”。

然后他就把自己得了荨麻疹的原因,扣在了两年前打的疫苗身上。

阳了之后才出现荨麻疹,不想着最近最大变量“阳了”,马上被带节奏怪到不知道多久之前打的疫苗身上。

现在有很多这种思维的人。

这是连基本的逻辑思维都丢了。

我在B站还刷到好几个“皮肤病医生”的视频,专门带节奏,结果视频底下一大堆人,把自己阳了之后才出现的湿疹、荨麻疹,全都说是因为打疫苗打的。

这其实也是舆论长期弱化新冠病毒危害导致的结果。

很多人之所以容易被这样带节奏,就是他们缺乏对新冠病毒的正确认知。

他们不知道,感染新冠后会造成免疫紊乱,会带来过敏紊乱,有些人的长新冠就是对以前从没过敏的东西过敏了。

他们也不知道感染新冠后,出现荨麻疹也是长新冠之一。

所以,稍微有人带节奏一下,说打疫苗会导致荨麻疹,他们就信了。

确实,任何疫苗都有副作用,也有人是打完疫苗后出现荨麻疹,但这要看概率。

正常疫苗出现副作用的概率是十几万分之一级别,是肯定比感染新冠后出现荨麻疹的概率要低得多。

而且,疫苗有副作用,怎么样也不可能让人打完疫苗后一两年,还让人出现荨麻疹。

要是打完疫苗后,马上出现荨麻疹,将原因联系到疫苗的副作用,我还可以理解。

但把自己出现荨麻疹怪到两年前打的疫苗身上,这种认知太过于离谱。

要是阳完不久后出现荨麻疹,那么最大可能是因为感染新冠,因为新冠才是近期最大变量。

包括,感染新冠后,带状疱疹发病率会上升,很多人也不清楚。

所以,有些年轻人、青壮年人莫名其妙也出现带状疱疹,自己都不知道病因。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俗称生蛇。

水痘是我们大多数人小时候都会感染一次。

在水痘痊愈后,带状疱疹病毒通常会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并不会消失,只有在我们人体免疫力下降,才会诱发带状疱疹病毒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

正常情况下,青壮年是很少会发生带状疱疹,50岁以上的人,因为免疫力下降,才会增加带状疱疹发病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感染新冠后,带状疱疹发病率上升,特别是一些青壮年出现带状疱疹的概率也增加,这本身就是新冠感染会损耗人体免疫力的证明。

但这些知识,绝大多数普通人并不知道。

我们的舆论和专家也压根没有想让普通民众知道这些知识的想法,只会一味去给民众灌输新冠无害论,动辄小感冒。

现在很多人自己感染了新冠也不知道,身体出现一些毛病,甚至出现长新冠,自然也不知道是因为感染新冠,在找不到病因的情况下,自然很容易被带节奏,动辄把自己身体健康下降,甩锅给戴口罩,甩锅给免疫债,甩锅给打疫苗。

只能说认知改变命运,想要保护自己健康,只能从正确认知做起。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