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王敏 张全录

肺部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反复大咯血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往往,损毁的病肺就像一个“马蜂窝”,拆除成功了固然皆大欢喜,拆不好的话,就像是“捅了马蜂窝”。然而,当这样的情况出现在一个10岁的男孩身上,问题就更为棘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小玉(左一)正在与同事一起为患者进行手术

身患高IGE综合征的安徽10岁男孩乐乐(化名),因肺部反复感染、咯血而四处求医,曾辗转安徽、上海等地却无人敢进行开胸手术。然而,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外科专家不仅勇敢地接下了这一挑战,更为了减少患儿创伤,选择了高难度的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经过近10个小时的紧张手术,成功切除了患儿毁损的左肺,创造了湖北省胸外科的奇迹。目前,男孩已恢复良好,并于6月17日顺利出院,重获新生。

波折重重,男孩10年艰辛求医路

乐乐,一个年仅10岁的安徽男孩,自小便患有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免疫缺陷疾病——高IgE综合征。这种疾病导致他反复出现肺部感染,皮肤和肺部都备受折磨。自从他四个月大开始,乐乐就频繁地进出医院,他们一家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医之路。

为了治疗乐乐的疾病,父亲杨先生不惜一切代价,带着孩子四处求医。他们曾辗转安徽、上海等地的各大医院,寻求专家意见和治疗方案。然而,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数百万的家产,乐乐的病情却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他的肺部感染愈发严重,甚至开始频繁咯血,乐乐的痛苦与日俱增。

2023年,他们来到上海一家大型医院,医生曾尝试进行开胸手术。然而,当医生在乐乐肋部切开一个十几厘米的口子进行胸腔探查后,却发现胸腔内病变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血管纠缠、肺及胸腔粘连严重,手术难度极大。医生在无奈之下,只能快速缝合切口,放弃了手术。

这一次的失败让杨先生一家陷入了更深的绝望。他们看着乐乐痛苦不堪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无助。然而,就在他们几乎失去希望的时候,上海一家国内顶级胸科医院的医生为他们指了一条新的道路——前往武汉市肺科医院寻求帮助。

不惧风险,武汉医生勇接“烫手山芋”

上月,怀着最后一丝希望的杨先生带着乐乐来到了武汉市肺科医院。外科专家们经过会诊后认为,乐乐的病情极为复杂,手术难度极高。但他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决定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为乐乐进行手术治疗。他们明白,如果不进行手术,乐乐的生命将岌岌可危。

考虑到乐乐已经经历过一次开胸手术,再次开胸无疑会加重他的创伤。因此,外科主任戴希勇和副主任刘小玉等专家经过深入讨论后,决定采用更具挑战性的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这种手术方式在国内并没有太多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可以借鉴,但专家们凭借对技术的自信和对患儿的关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道路。

“这个孩子和我们家两个孩子一般大,看着就让人心疼。我们只想为他做最好的选择。”刘小玉这简单而真挚的话语,道出了接诊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声。

重获新生,小孔镜解决“大麻烦”

手术当天,整个手术室都充满了紧张而严肃的气氛。刘小玉副主任亲自主刀,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在近10个小时的手术中成功切除了乐乐毁损的左肺。

手术从上午10点35分,一直持续到当晚20点20分。因为一脚要操控胸腔镜机器,仅留一脚可以站立,近10个小时的手术结束,刘小玉感觉双腿麻到站不起来了。手术过程中,他遇到了无数困难,面对复杂的病变和密集的血管网毫不畏惧,每一次都凭借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医术的精湛化险为夷。

当手术成功的消息传出时,整个医院都沸腾了。戴希勇主任兴奋地表示:“这一成功值得大宴三天!”而刘小玉也松了一口气,他的双腿因为长时间站立而麻木不堪,但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却让他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乐乐的父亲杨先生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紧紧握住刘小玉的手连声道谢。他知道,是武汉市肺科医院的医生们用他们的专业和勇气为乐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术后,乐乐的恢复情况出乎意料地好。他不仅可以一口气爬上五楼,还成了病房里的开心果。看着儿子逐渐恢复健康,杨先生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对武汉市肺科医院的医生们充满了感激之情:“感谢你们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

而这场手术的成功也标志着武汉市肺科医院在胸外科领域创造了新的高度。他们又一次成功挑战了“不可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用小孔镜解决胸腔感染大麻烦,为更多复杂胸外科疾病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图片由武汉市肺科医院提供)

更多资讯请扫码加入极目新闻儿童健康群!(QQ:666509511)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