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一城之美,在水之秀,在于河湖生态清新秀美。桐梓山水相依,河湖众多。近年来,桐梓县积极构建人水和谐的水域岸线生态环境,依托“河长制”平台,扣紧河湖管护责任链,不断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全力打造“安全生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河湖水环境,让河湖应绿尽绿、应美尽美。

初夏时节,走进桐梓县新桥水库,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水光潋滟,湖光山色的山水美景。为持续巩固库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及加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遵义市生态环境局桐梓分局、桐梓县农业农村局、桐梓县水务局等部门组织具有执法资质的执法人员正在该水库地开展联合执法,共同守护河湖“水长清”,促进库区沿岸人水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桐梓河 。陈桂良摄

“通过执法使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我们县城二十几万人能够喝上干净的水。”桐梓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办公室主任廖荣祥表示,希望通过联合执法达到一定的震慑效果,减少在库区周边环境的污染。

联合执法检查是桐梓县开展河湖“四清四无”生态保护工作的一项常规动作。每年,桐梓、汇川、仁怀三地都会在共管水域联合开展联合执法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桐梓、仁怀、汇川等地开展共管水域联合检查。 陈桂良摄

“共管水域联合执法持续开展形成了一定的高压态势,非法捕捞、非法垂钓和‘三无’船舶的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渔业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桐梓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一中队队长苏莲说,还将不断完善和细化工作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和强化监管,真正做到退得出、禁得了、管得住,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桐梓还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夯实美丽河湖顶层设计。通过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编制“一河一策”方案,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齐抓共管的河长工作机制,推动河湖保护治理向纵深发展,守护河湖健康。据了解,桐梓县纳入河长制管理河流128条,设有县乡村三级河长390名。其中,县级河长33名、乡级河长140名、村级河长217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展部门联合执法查获垂钓人员。 万莲莲摄

“每个月至少要进行四次的巡河。”桐梓县楚米镇元田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村级河长令狐浩介绍,主要是对河道白色垃圾、污水排放、乱搭乱建及河道采沙等方面进行巡查。

依水而生,人水和谐。桐梓县积极探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把“十年禁渔”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来抓,通过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全面提升桐梓河的水环境质量。在该县风水镇坪子村,只见两岸青山风景秀丽,河畔苍鹭偕春归,河里鱼类物种和数量增加。截至目前,共有76种鱼类在全县各水域栖息和繁殖,渔业资源恢复持续向好。

“通过这几年实施禁渔以来,生态环境变好了,鱼群也随时看到,鸟儿也随时看到。”住在桐梓河边的桐梓县风水镇坪子村群众杨永政看着如今鸟语同乐的画面十分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畔苍鹭偕春归。 陈桂良摄

据悉,自2017年开展依法取缔网箱养殖以来,共计拆除网箱2000余口;自2017年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来,已申请资金建成1500余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自2020年实施县城区污水一张网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管网建设68.69公里;通过采取多种措施该县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常年稳定在100%。

青山为屏、河湖为脉、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经过不懈努力,桐梓县的河湖治理工作取得了成效,桐梓河已经成为当地居民心目中的美丽幸福河湖。

“下一步,我局将以改革创新为引擎,以环境质量最大改善为目标,以过硬队伍建设为基础,持续推进环保督察反问题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推进美丽河湖建设,为美丽桐梓建设提供贡献生态环境力量。”遵义市生态环境局桐梓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天江表示。(万莲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