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这样一位奇女子,

冰心为她深情著文:“心灵深处,

总是供奉着我敬佩的老师。”

邓颖超赞誉她“桃李满天下”;

蒋介石两次请她出山遭到拒绝,

周恩来遗憾感慨:

“我们党内要是有个像她这样的人多好。”

中共元老董必武更多次说:

“像她这样精干的主席,

男子中也是少有的”;

美国总统罗斯福,

则深深为她倾倒,称她是“智慧女神”。

这个“她”,

是代表中国走上联合国第一人,

她做了一件事,就让全中国觉醒!

她,就是吴贻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贻芳,1893年出生于富贵之家,

幼时叛逆,不裹小脚,

为进西式学堂,

不惜吞金自杀向父亲抗议。

在封建时代,

绝不向沉疴旧俗妥协,

绝不走寻常女子三从四德之路,

这样的胆识和气魄,

贯穿了她整个人生。

16岁,

她的父亲被诬陷跳江自杀,

她的哥哥因求学无望跳江自杀,

她的母亲因悲伤过度去世,

她的姐姐又在母亲棺椁旁悬梁自尽

往事不堪回首,

骤然失去四位亲人,

可吴贻芳却没有去死的权利,

因为年迈的祖母,年幼的妹妹,

还等着她支撑起她们的生活。

于逆境中奋力挣扎,

一面养家,一面求学,

吴贻芳成为,

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金陵大学中,

第一届仅有的九个学生之一。

1919年风起云涌,

吴贻芳带领仅有5名毕业生的金陵女大

成为五四运动中最独特的风景线,

直接轰动整个南京学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后,她成为中国第一代,

获得学士学位的女大学生。

时代的浪潮催人奋进,

她前往海外读博,

寻求救国救民新思想。

在一次演讲中,

某国总理在演讲信口开河:

“中国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近代国家”。

吴贻芳立刻站起来抗议:

“你这是对中国的严重污蔑!”

这样的演讲不听也罢!

愤然离去的她不肯就此罢休,

彻夜奋笔疾书,

写了一篇斥责该总理的文章,

次日刊登在美国《密执安大学日报》。

该报公开称赞说:

“在国际轻视中国人的时代,

她一介女子敢站出来维护祖国尊严,

这样大胆的举动极为罕见!”

如此铮铮傲骨,

世上除她有几人?

大胆、勇毅、坚韧,

三点合一,

吴贻芳成为金陵女大最心仪的校长人选。

她刚获得博士学位,

就收到就任校长的任命。

可她毫无教育经验,为何偏偏是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当时的金陵女大,管不住了,

金陵女大本是美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

目的是培养基督徒。

然而在男尊女卑的中国社会,

一方面是社会的男尊女卑思想抵制,

另一方面是激进学生,

对治学主张发出抗议,

以至于金陵女大越来越乱,

实在难以控制。

几个国外校长都灰头土脸的离开,

最后是美国人管不了,中国人不愿管,

这所原本开创女性新纪元的学校,

逐渐成为人们眼中“腐烂的地方”。

颠来倒去,

这个烫手山芋交到了吴贻芳手里,

她深深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928年11月3日,

注定是中华民族教育史册上,

最值得铭记的日子。

年仅35岁的吴贻芳,

进行了就职金陵女大校长演说:

“我刚刚完成学业,

迄今还没有管理学校的训练和经验。

本来对担任金女大校长一职,

感到十分畏难,

但承蒙校董会青睐,

召唤我为母校的未来出力,

我不得不心怀忐忑,

匆忙归国担此重任。

现在,我唯有向诸位保证:

保证为发展金女大和中国的教育事业,

竭尽全力!”

她正式提出治学目的:

“要让金陵女儿拥有独立的精神,

造就女界领袖,为社会之用,

培养人才,

自强不息而立足于社会。”

这一天,吴贻芳为金陵女大发展,

指明了方向:

成为中国女子教育之典范。

她的演讲,

一改往日校长演讲之死气沉沉,

“为中国女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在当年女性备受歧视之际,

如此宏大的抱负,其志之高远,

其情之坚毅,惊震中国。

从这一天起,

吴贻芳,

成为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的,

第一个中国籍校长,

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校长,

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女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为女大重新设计了校徽,

提出办学宗旨“厚生”

忠实厚道,讲求奉献,

不求索取,服务社会。

将为国家培养一批用于奉献的女学生,

巧妙解释为“造福社会”,

达到了教会和学生之间的平衡。

女子也能报国家!

从金陵女大发出的这一抹光,

让一切开始变得不同,

因为吴贻芳的到来,

宏大的抱负,自由的灵魂,

即将彻底洗涤金陵女大,乃至全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大是教会学校,

吴贻芳面对第一个棘手之事,

便是外籍教师占整个师资力量比重太大,

巅峰时期竟高达93%,

而其中多是尸位素餐、德不配位之人,

她想尽了办法,

将这些不负责任的人驱逐出校。

然后,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遍请名师:

陶行知、高觉敷、陈鹤琴等教育大家;

徐悲鸿、张大千、

傅抱石、吴作人等画坛高手;

唐圭璋、陈邦杰、陈洪等文坛名士......

这些脾气古怪,天生傲骨的才子,

被吴贻芳千方百计找到,

费尽心思请来。

你知道这件事有多难吗?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

哪怕是梁启超这样的进步开明大家,

对于女性教育也只是大字识得几个,

能相夫教子即可。

没有人会为女性教育磕的头破血流,

唯独吴贻芳这里,

一定要遍请名师,一定要男女平等,

是她,

开启了中国近代男女平权的先河!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金陵女大辉煌的师资力量空前绝后,

如此求贤之魄力,

世上除她有几人?

接着,吴贻芳为金陵女子大学,

几乎设置了当时欧美大学的各个专业:

中文、英文、历史、社会、经济、

政治、哲学、宗教、音乐、体育、

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地理、家政、医学预科、护理预科等等,

甚至开创了心理科。

囊括百科,兼容并包,

这样全面而广博的专业设置,

在所有女子学校中,

可谓是绝无仅有。

要知道,办一个专业谈何容易,

从师资聘请到课程编订到招揽学生,

每一步都是难上至难,

可吴贻芳,硬是拓荒成功!

哪怕是最偏门的海洋专业,

都冲破阻力搞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她,在这所大学中,

后来走出了无数闪耀中华的明珠:

中国第一位女海洋学家:

刘恩兰,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创始人:

陈英梅,

中国第一位体育女博士:

张汇兰

中国医学影像学带头人

为中国引进CT和MR技术第一人:

李果珍

清华第一位女教授:王明贞......

世界知名教育家:

赵钧鸿;

填补我国心理学空白的奠基人:

茅于燕;

传染病学专家:

皇甫玉珊.......

如此育人之魄力,

世上除她有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陵女大,

也是最早实行素质教育的大学。

吴贻芳提出了“全人格”教育

在学习方面,

要求理科学生主修理科,

同时必须辅修一门文科,

文科学生则反之,

这一办学特色开创历史先河,

迄今仍被沿用。

而在学生拥有渊博的知识前,

她要求她们先有健全的人格,

仪容和气质便是首要,

金陵女大设有“矫正体操班”,

新生入学先检查是否走路弯腰驼背,

是否不修边幅......

这个体操班至少要参加一年,

从发髻到体态,都要一丝不苟。

而吴贻芳自己,

就是全校的标杆,

她身穿旗袍,仪态高雅,

走路笔挺,吸引得学生们不由模仿。

以至于后来在高校举办的联谊会中,

坐得最笔直端正的,

一定是金陵女大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吴贻芳认为,

要拥有健全的人格,

必要有健全的身体。

体育课,

是金陵女大唯一一项四年必修课。

学生们做体操、打网球、赛跑、跳舞,

还可以学习骑马、射箭,

如此自由开放的学风,

又是一次教育史上的首开先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金陵女大始,

强健不再是男儿的专属,

吴贻芳甚至带着女大学生,

参加了柏林奥运会,

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女平权,

在吴贻芳这里绝不只是一个口号。

当时,

有女生和外校学生谈恋爱常常晚归,

一次,一个晚归学生被关在外面,

只得爬窗户进宿舍。

吴贻芳听说后,

特别担心学生的安全。

她便将宿舍楼下的会客室,

划出一些半封闭的小间,

有桌椅供恋人聊天。

晚上九点前,

女同学可以带男朋友在里面交谈,

这就是她开设的“恋人专室”。

超前大胆,这样的想法做法,

可谓旷了古绝了今。

试问如此包容之魄力,

世上除她有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贻芳任职金陵女大的23年,

是这所学校最辉煌的时期。

她突破了这所学校,

一直以来面向贵族招生的惯例,

金陵女大的大门,

自此向寻常百姓家敞开!

她力求女性得自由得解放,

力主女性也是建设社会的力量!

突破千年封建,

摧毁黑暗和歧视,冲破一切阻挠。

从吴贻芳开始,以金陵女大为核心,

浸染了南京城,浸染了全中国。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术之功,

也非单一的教育之功,

而是扭转整个中华民族男尊女卑的风气,

形成让全中国觉醒的男女平等大潮流。

此可谓荡涤人心,

撼天动地之壮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金陵女子大学,

是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一个梦想,

史学家说:

“是吴贻芳实现了这个梦想。”

不仅国内享有盛誉

甚至闻名全球。

女大学生出国留学,

根本不用考什么“托福”和“雅思”,

只要有吴贻芳签名的毕业证书,

到英、美都是免试入学。

美国称:这是东方最美的一所校园。

知行合一,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

吴贻芳身体力行了什么是金陵女大之精神:

在任职的23年间,

她一直住在一间15平方米的房间。

粗茶淡饭,不讲究吃喝。

平时穿的布衣布衫,总是缝有补丁。

她每月工资绝大部分都接济亲友,

演讲得到的酬金和礼物,

也一个不留全部转赠给师生。

此心,此举,此心,

举世寥寥。

回望民国,教育界盛传一句:

“男有蔡元培,女有吴贻芳”。

这是对这两位,

中华民族教育史上赫赫闪烁的巨人,

改变全中国的最大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

吴贻芳带领女大学生,

在南京大屠杀中,

冒死救下了一万多名妇女儿童;

她还鼓励学生成立农村服务部,

支持学生为抗日军民募捐照顾伤员......

无负于她最初的宣言:

奉献于国家。

1943年,吴贻芳前往美国宣传抗战,

她一场场精彩的演说,

获得美国民众大量的支持,

罗斯福总统都为她折服,

直赞她为“智慧女神”。

1945年,联合国制宪大会,

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签字仪式。

一位身袭黑色丝绒旗袍、

戴着金丝眼镜、气质高雅的吴贻芳,

款款走上主席台,

代表中国政府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

庄严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她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位,

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联合国归来,她声望愈隆,

蒋介石两次请她担任教育部长,

然而吴贻芳早已对国民党的腐败所失望,

全都予以拒绝。

新中国成立后,

吴贻芳当选为江苏省副省长,

分管教育、卫生,

88岁高龄之际,她再度当选该职。

1985年11月10日,

92岁的吴贻芳,

永远离开了她热爱的这个国度。

临终前,

她黯淡的眼神里迸发出最后的光亮,

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守在身边的学生,

明白她几十年的心之所向:

“老师,您是想复办金陵女大吗?

放心,我们一定办到。”

带着欣慰和期待,

吴贻芳缓缓闭上了眼睛.......

她走后两年,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恢复成立金陵女子学院,

并建立“贻芳园”。

一生无夫无子,

没有房产,没有积蓄,

她这一辈子,都奉献给了教育,

奉献给了中国的未来。

邓颖超曾赞誉她“桃李满天下”,

中共元老董必武在私下,

感叹她“像这样精干的主席,

男子中也是少有的”

周恩来不无感慨地说:

“我们党内有她这样的人多好。”

她辞世后冰心深情著文,

“心灵深处总是供奉着我敬佩的老师。”

折服一个时代,世上能有几人?

但她和她的过去,她和她曾经的辉煌,

终究还是随着历史远去,

今天,提起吴贻芳的名字,

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

可是,

她在民族史册上挥毫扬墨,

写下那样深刻而隽永的故事,

总会有人记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学家盖棺定论:

“她冲破封建黑暗和阻挠的勇气,

不光赋予了金陵女大新的灵魂,

更是激励了全中国的新女性!”

如雪傲梅,万世贻芳,

吴贻芳,

在中国教育事业上,

掀起属于女性权利的风暴,

在世界教育史上,

书写了荡气回肠的一页,

绚烂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中华民族,不会忘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