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被压缩编制,一共只有3个师,下辖16个团的正规编制,几乎所有的红军将领都是降职任命,红军时期的军长、师长成为了团长、旅长,随后他们奔赴抗日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这些团长、旅长有的成为了开国上将,有的甚至成为了开国大将,然而有一位将领在抗战时期没有奔赴抗日前线,后来依然成为了开国大将,此人就是肖劲光,为何他能成为开国大将呢?
肖劲光是湖南长沙赵洲港人,父母靠做手工维持生计,还艰难地供他读书,后来肖劲光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在1921年的时候跟随任弼时等人一起前往苏联留学,不过他偏爱军事,后来又转入红军军官学校学习。
在校期间肖劲光表现很不错,称得上是能文能武,不过肖劲光转校一事却遭到了陈独秀的反对,陈独秀认为搞军事就是当军阀,后来肖劲光没有继续留在军校学习,短期的学习仍能让他受益终生。
毛主席对肖劲光的评价是;“全军第一个科班出身的学军事的军事家”,肖劲光是在1924年回国的,之后参加了北伐,之后再次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在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军事知识。
直到1930年回国,随后就被派往闽西的苏区工作,肖劲光主要是搞政工工作,1931年,肖劲光被任命为红11军的政委,不久又被任命为红7军团政委,率部参加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没想到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肖劲光差点被枪毙,当时蒋介石调集大军从各个方向扑来,时任军事顾问的李德仓促迎战,导致我军防守的战略要地黎川空虚,国民党军队突然调转方向朝黎川而来。
得知消息后的顾问李德下令肖劲光率领红7军团死守黎川,可当时的实际情况是黎川仅有70多名战士,国民党军队是3万余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守住的,反而会白白牺牲,撤退是明智之举。
在后来的军事会议上,有人提出了李德等人指挥策略的失误,李德不愿承认是自己的错误,把所有失败的责任都推到了肖劲光头上,指责肖劲光没有坚守黎川,还把他送上了军事法庭,要枪毙他。
毛主席得知后立刻去找李德等人,大怒发问:“谁敢枪毙肖劲光?”毛主席直言黎川失守并非是肖劲光的错,肖劲光能带着70余人果断撤离,保护了有生力量,是有功的,当时王稼祥也拒绝签署对肖劲光的判决书。
最终在毛主席和王稼祥等人的保护下,肖劲光逃过一劫,但仍被关了一个多月才释放,肖劲光的问题一直到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之后才得以解决,肖劲光恢复了党籍和军籍,并被任命为红29军军长。
抗战爆发之后,肖劲光被任命为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还担任过留守兵团的司令,负责边区的防务,为保护边区立下大功,由于肖劲光在后方工作,所以他的名气远不如在抗战前线的将军。
但他同样也打过鬼子,在抗战时期日军多次企图突破黄河防线,进攻陕北延安,但是日军的企图都被肖劲光挫败,所以在抗战时期的肖劲光也是多次立功的,抗战胜利后他被任命为山东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
不过还没有来得及去上任,肖劲光就又被调往东北,担任民主联军副司令兼参谋长,由此可见肖劲光在军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1949年8月,肖劲光被任命为湖南军区司令,后来奉命去筹建海军,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
1955年,肖劲光被授予大将衔,从他的资历和贡献来看,肖劲光是符合大将标准的,虽然不在抗日前线,但在后方同样功不可没,毛主席称赞他有“大将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