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李承韩通讯员刘春丽)6月14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院)历时四年选育的“中菌黄金针1号”“中菌黄金针2号”“中菌白金针1号”3个金针菇新品种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食用菌新品种鉴定,填补了云南省无自主知识产权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品种的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针菇也称冬菇,是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第一大品种,年产量超200万吨,是我国第五大食用菌栽培品种。然而我国目前工厂化生产所使用的菌种长期以来一直从日本进口,种源“卡脖子”问题十分突出,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研究所育种团队聚焦金针菇白色品种软绵、塞牙,黄色品种产量低、易开伞、易褐变的瓶颈问题,经过多年持续攻关,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从1296个杂交菌株中,经初筛、复筛和中间试验及多年多点示范栽培,选育出产量高、出菇整齐,商品性状优良的金针菇新品种“中菌黄金针1号”“中菌黄金针2号”“中菌白金针1号”,其中“中菌黄金针1号、2号”子实体黄白色、盖菌厚、不易开伞,菌柄基部颜色浅,不易褐变。“中菌白金针1号”盖菌厚且内扣、不易开伞,子实体纯白色,脆度高,不塞牙,氨基酸含量高,香味浓郁,兼具白色金针菇的高产和黄色金针菇的爽脆与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