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仅18岁的女孩被人贩子掳走,遭受凌辱和折磨,最后被当作商品以2700元被卖给一个陌生的农村老汉。

5次逃跑,3次自杀,却依然未能摆脱厄运的环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谁也没想到,数年之后,她竟登上了“河北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舞台,并对买家感恩戴德。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女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噩梦的开端

那年中秋前夕,郜艳敏坐在石家庄火车站的长椅上,呆呆地望着川流不息的人潮。大概是在外漂泊许久,郜艳敏眼神中透露着疲倦,可心里却是满怀期待。

就在这时,两名中年妇女慢悠悠地踱步靠近,目光在郜艳敏身上逡巡扫视。

她们穿着廉价的棉布衣,头发蓬乱,唇角残留着一缕淡淡的桃红口脂印记。

“小姑娘,一个人等车呀?”她们热情问候,嘴角挂着虚伪的微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郜艳敏抬头看了她们一眼,点了点头。

她原本对陌生人有所防范,但见那两人相貌并不可疑,便放下了戒心。

“是的,我准备回老家过节呢。”

“哎哟,咱们也是河南的啊!真是有缘。”其中一人伪善地拍着胸脯,脸上尽是亲切之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探身凑近郜艳敏,压低嗓音说:”你找到工作没哇?我们那边一家新开的服装厂,现在正在大量招收工人呢,待遇可好了,你要不要跟我们去看看?”

郜艳敏听到“好工作”四个字,眼睛一亮。

之前因为家境贫寒而辍学,如今能找到门路赚钱,自然是求之不得。

她想了想,点头答应:“好啊,谢谢姐姐们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郜艳敏跟着两人上了一辆干净整洁的面包车。

她被热情恭维的语气所迷惑,根本没想到这竟是一个骗局的开端。

车厢里坐着几个彪形大汉,见她上车后,其中一人就迅速将车门拉上,发动了油门。

刚开始,郜艳敏还有些疑虑,她东张西望,发现四周的环境似乎和自己上车时看到的已经大不相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姐姐,咱们这是去哪儿呀?怎么路越来越偏僻了?”她扭头问那两个中年妇女。

“没事没事,工厂就在前面,再开会儿就到了。”她们无动于衷,仍然挂着虚假的笑容。

郜艳敏越发觉得不对劲,她伸手去够车门把手,想要下车。

谁知那两个中年妇女突然变了脸色,她们眼神凶光毕露,扑上来一把将郜艳敏死死按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给我老实点!再乱动,我们可不客气了!”

郜艳敏吓坏了,她从未遭受过如此粗暴的对待,身子狠狠一哆嗦,眼泪哗哗掉了下来。

就在这时,一个魁梧的彪形大汉翻身而上,一把扼住了她的喉咙,狞笑着说:“小姑娘,要不要乖乖听话,就看你自己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囚笼中的反抗

很快,郜艳敏被带到了下岸村,这里深藏于山谷之中,只有一条崎岖的羊肠小路与外界相连。这里阳光总是有些黯淡,树木蓊蔚,阴影重重。

村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土地上,过着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日子。

在这个偏僻的小村,有一种令人心酸的风俗存在——很多女人都是被人贩子拐卖来的,被迫嫁给当地的光棍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们的命运就如同这片土地一般,被世人所遗忘和蹂躏,郜艳敏就是其中的一员。

她的噩梦从那天开始,先是被人贩子骗上了面包车,之后关押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里遭到凌辱虐待。

又两次倒手转卖,以2700元的高价卖给了刘老汉。

不过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名老汉将郜艳敏据为己有,而是将她许配给了自己的独子刘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三是个大龄剩男,本想在外面找个知书达理的姑娘成亲,但家境实在太过贫寒,根本无力在城里觅偶。

所以老父亲这才想出了这样一个馊主意,用2700元将郜艳敏买了回来,拴住她这门好事。

婚后,刘三对郜艳敏伺候有加,从不家暴也不凌辱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郜艳敏身怀一种巨大的心理阴影,已经完全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

她曾5次试图逃离这个人间地狱,3次想要自杀了结生命的痛苦。

她记得有一个冬夜,趁着家人熟睡,蹑手蹑脚推开房门,踏上了逃亡之路。

可是外面大雪纷飞,山路又陡峭崎岖,她很快就迷失了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郜艳敏在雪地里行走了大半夜,浑身冰凉,双脚被冻得失去知觉。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远处传来了狗吠声。

她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朝那个方向走去,终于在天将拂晓时来到一户村民家的门前。

不过,村民们很快就发现了她的踪迹,将她找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郜艳敏彻底绝望了,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再也没有任何希望和意义。

就在她万念俱灰之际,一线生机出现了。

村里的马校长找到她,希望她能在临时搭建的教学点执教。

由于郜艳敏是全村学历最高的人,马校长认为她最有资格担任这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初,郜艳敏是拒绝的。她觉得自己早已身陷囹圄,难以自拔,不如就这样熬到生命终结。

但当她看到那些聚集在教学点的孩子们时,她的心却被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所打动了。

这些孩子们个个眼神渴望、求知若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对知识的向往,就如同一块块燃烧的火种,点燃郜艳敏内心的希望之光。

是啊,也许自己虽然无法改变现状,但至少还能为这些孩子们撑起一片理想的天空。

于是,郜艳敏暗下决心,要为他们带来知识的曙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村教师之路

从此,郜艳敏开启了她的教师生涯。虽然条件十分简陋,但她仍然兢兢业业地教导孩子们。

临时教学点就搭建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没有桌椅只有几块木板铺地。

上课时,孩子们就席地而坐,认认真真地听她讲解。

她教孩子们识字写字,倾囊相授各种文化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鼓励他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将来要走出大山,去外面广阔的世界看看。

她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补贴家境贫寒孩子的学费,上门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她的到来,成为孩子们人生的一盏明灯。

郜艳敏对此很是欣慰,她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年,一名摄影师无意中造访下岸村,了解到了郜艳敏的事迹并报道出去。

她因此获评为“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但这却引发了村民的不满和恐慌,他们担心郜艳敏会彻底暴露村里的黑暗秘密。

村里人对她防范有加,生怕她把村里被拐卖妇女的黑暗秘密泄露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暗中给她穿小鞋,散布是非流言;还有人打着“保护”的旗号,时刻盯防着她的一举一动。

但这个村庄的故事还是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当局介入调查后,郜艳敏面临了一个艰难的抉择。

一方面,她早已将曾经将她“买下”的公公视为亲人;另一方面,她也渴望讨回公道,让曾经加诸她身上的罪行有一个交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深思熟虑,郜艳敏选择了宽恕和原谅过去的伤痛。

她主动伪造说是当年自己央求公公“买下”她,免受人贩子的虐待

但法律是公正的,犯错的人必然要接受相应的惩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感的归宿

2009年,根据郜艳敏的经历拍摄了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这部电影将她曲折的人生经历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一度,也有一些非议和质疑的声音,但郜艳敏并没有被这些言论所动摇。

她始终认为即使在最黑暗、最绝望的角落,也总有一缕曙光在闪耀。

尽管遭受了人生的沉重打击,但郜艳敏并没有对这个世界失去希望和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反,她选择了宽容和原谅,把当初“买下”她的公公婆婆视为亲人,为这个家庭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孩子,用自己的爱去温暖这个家。

多年后的一天,一位前来采访的记者被这个贫穷潦倒的小村庄里郜艳敏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折服,他问郜艳敏:“你为什么要留在这个偏僻的小村,为什么不回到自己的家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郜艳敏微微一笑,眼神温柔地环视着村子里正在上学的孩子们。

她缓缓说道:“这些孩子就是我留下来的理由。我要让他们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走出大山,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我就是要为他们撑起一片新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是的,郜艳敏从未放弃过教书的理想。尽管曾经遭受过重创,但她依旧怀揣着对知识的虔诚和对教育的执着。

即便面对村民的白眼,郜艳敏从未动摇。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操守。虽然这个小村有她的伤疤与痛楚,但最终竟成为她扎根的土壤。

当采访结束时,记者被郜艳敏的故事深深折服。他望着那张充满岁月沉淀的脸庞,眼中闪烁着泪花。

是啊,这个女人经历了多少磨难才能做出这番事业?而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能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