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日本虽然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但仍全体负隅顽抗,让美军头疼不已。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美军最终决定,对日本本土发动,大规模的轰炸。

然而,连续轰炸了6个月后,战果并不理想。就在美军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名叫柯蒂斯·李梅的将军,冒了出来。

他直接祭出了一招妙棋,让日本一夜之间,就有9万人丧生,10万人重伤,26万栋建筑,被夷为平地。

只不过这一招用出后,他也彻底成为了,日本人眼中的“恶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挨炸的日本东京

1944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先后攻克了,塞班岛、关岛、硫磺岛等,日军重要据点,战事直逼日本本土。

然而,现实中战线每前推一步,美军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面对美军的步步紧逼,日军开始采取,极端的"神风特攻"战术,动员飞行员驾驶装满炸药的飞机,以自杀式撞击美军舰船。

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一度让美军头疼不已,伤亡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深知,按照这种节奏打下去,最终攻陷东京的话,可能要付出,上百万士兵的生命。

这是美国无法承受的代价。

为了速战速决,美军决定改变策略,直接轰炸日本本土,瘫痪其战争潜力,从而迫使其尽快投降。

然而,这一计划真正的执行起来,却并不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初,美军选择轰炸日本本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因为日本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工业基础雄厚,军工企业更是星罗棋布,为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武器弹药。

如果放任这些军工企业肆意生产,哪怕美军再强大,也会拿日本头疼。

只有切断日本的武器供给,才能从根本上,削弱其抵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要切断武器供给,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轰炸军工企业。

但日本的军工企业,大多分散在城市里,与民宅混杂在一起,很难精确打击。

没得办法,美军别无选择下,只能对日本主要城市,实施地毯式轰炸,索性将军民设施,一起炸毁。

尽管这么做,必定会殃及无辜平民,但在美军看来,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轰炸9个月,收效甚微

从1944年6月开始,美军调集大批B-29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主要城市,发动了大规模轰炸。

像是东京、横滨、川崎、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大城市,均都遭到了,美军的狂轰滥炸。

然而,连续轰炸9个月过后,美军的战果,却十分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炸毁了,大量的建筑物,但并没有对日本的战争工业,和民众的士气,造成致命打击。

日本不仅没有,投降的意思,反而变本加厉地,反击美军。

事后美军复盘发现,日本这个岛国,还真的有点不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就是,日本地处岛国,气候多变,常年多云雾

而美军惯常采取,高空精确轰炸的战术,经常会因能见度太低,而无法命中目标

再就是,日本多地震,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钢筋混凝土建筑很少。

所以,美军的炸弹虽然威力巨大,但对木质建筑的破坏力,其实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就是,日本国土面积狭小,防空力量薄弱,但城市人口稠密,即便被炸毁,也能迅速修复。

美军想要单纯依靠轰炸,彻底摧毁日本的城市,确实不容易。

当然了还有一点就是,美军的轰炸机数量有限,轰炸频率不高,这给了日本喘息之机。

面对这些困难,美军一时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眼看战争迟迟不能结束,美军也是焦虑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在轰炸中,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物力,但收效甚微。

这不仅大大挫伤了,美军的士气,也让美国国内的反战呼声,越来越高。

许多美国民众质疑,为什么要在太平洋战场上,继续浪费人力物力?为什么不尽快结束战争,让美国大兵回家?

所以,美军必须尽快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彻底打垮日本的抵抗。而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柯蒂斯·李梅将军的肩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梅出一高招,改为火攻

1945年1月,一位名叫柯蒂斯·李梅的美国将领,接任了美军第21轰炸机司令部司令。

他负责指挥轰炸日本本土的,所有轰炸机部队。

李梅是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军事家,他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常规,对轰炸战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为了攻克日本,李梅潜心研究日本的地理、气候、建筑等特点,终于找到了,日本的死穴所在——木质建筑和防空力量薄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新的作战方案。

那就是,放弃高空精确轰炸,改为夜间低空轰炸,并用燃烧弹取代炸弹,对日本城市进行"火攻"。

在他的理论设想中,夜间低空轰炸,能有效避开,日本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大大提高轰炸的命中率。

而燃烧弹对木质建筑有奇效,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大面积火灾,进而摧毁整座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就是,低空轰炸可以躲避,日本的高射炮火,还能节省大量燃料,让轰炸机载弹量,大幅提升。

于是乎,他下令拆除了,轰炸机上多余的机枪和装甲,并让每架轰炸机都装上,满满当当的燃烧弹,使得载弹量一举提高65%,达到了7吨之巨。

为了保证计划万无一失,李梅还对飞行员,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将投弹高度从3.5万英尺,降至5千英尺。

出发前,他要求飞行员必须精准投弹,务必将东京夷为平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梅的计划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美军高层的大力支持。

尽管许多人,对这一计划的人道主义问题,表示质疑,但在战争面前,这些质疑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在美军高层的授意下,李梅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批B-29轰炸机,被调集到关岛、塞班、天宁岛等基地,每天都在进行着,高强度的训练。

与此同时,美军还在太平洋上,部署了大量侦察机,对日本的防空部署,进行了详细侦察,以便为轰炸行动,提供精确情报。

就这样,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李梅发号施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京大轰炸,日本遭重创

1945年3月9日夜,李梅的"火攻东京"计划正式启动。

三百多架,满载燃烧弹的B-29轰炸机,从塞班岛、关岛、天宁岛起飞,直扑东京上空。

午夜时分,两架先遣轰炸机,率先抵达东京上空,在东京下町区,投下照明弹,接着又以十字交叉的方式,投下了大量燃烧弹。

刹那间,下町区上空,腾起两条巨大的火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批后续轰炸机紧随其后,将2000吨燃烧弹,倾泻在16.8平方英里的区域内。

顷刻间,熊熊烈火吞噬了,整个下町区,火场中心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钢筋被烧得熔化,玻璃像蜡一样,挂在墙上。

数以万计的民众,在睡梦中被活活烧死,大量幸存者,涌上街头四散逃命,场面宛如人间炼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温火焰吞噬了,空气中的氧气,许多逃出火海的人,反而因缺氧而死。

更有甚者跳进池塘,却被煮沸的池水,活活烫死。

仅仅一夜之间,东京就有9万人丧生,10万人重伤,26万栋建筑,被夷为平地。

下町区的损毁面积,占东京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东京63%的商业区,和20%的工业区,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夜过后,东京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100多万民众逃离东京,工厂停止运转,经济也陷入瘫痪。

东京大轰炸的惨烈景象,令全世界为之震惊。

从未有哪一次空袭,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如此巨大的伤亡和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人的死敌,李梅

东京大轰炸的巨大成功,无疑证明了,李梅战术的高明。

在随后的三个月里,李梅指挥轰炸机群,又陆续对大阪、名古屋、神户、横滨等,日本重要城市,实施了火攻。

仅仅三个月,就有50万日本平民丧生,800万人无家可归。

满目疮痍的城市,被夷为一片焦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梅的火攻行动,与后来投下的原子弹一样,都大量杀伤了,手无寸铁的日本平民,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日本人心目中,李梅成了穷凶极恶的战犯,他们对李梅恨之入骨。

直到战后很多年,李梅的名字仍是,日本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只不过,对此李梅似乎,并不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

"杀日本人,并没有使我感到不安,使我不安的是战争的结束。所以我不在乎,到底有多少日本人,在我们的行动中丧生。"

李梅的言论,自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议。

许多人谴责他没有人性,是一个嗜血成性的战争狂人。

然而,也有不少人为李梅辩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认为,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李梅不过是在执行军令,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

在东京大轰炸后,李梅成了美军的明星将领,备受崇拜和追捧。

1945年4月,他被授予美国最高军事荣誉——荣誉勋章。

然而,李梅并没有,就此止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继续指挥第21轰炸机司令部,对日本实施,更加疯狂的轰炸。

从5月到8月,美军轰炸机多达3万多架次,向日本投下了,近20万吨炸弹。

在密集轰炸之下,日本彻底丧失了,抵抗的能力和意志。

8月6日和9日,美军先后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再次加速了日本的战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记

李梅的火攻虽然在人道主义上看,确实有些残忍,但放在战争大环境下,要怪的话,也只能怪先挑起战争的日本人了。

只能说是,自食了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