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聊聊《金庸武侠世界》之《铁血丹心》前四集观感。

属于是“一半缩没了?一半神还原”!

一,高缩略与高还原

前有各路金庸剧魔改引发疯狂吐槽、屡次出现某瓣低分惨案,后有武侠剧慢动作慢到被群嘲、主创在线道歉,新一届金庸武侠剧,甚至没敢叫《射雕英雄传》,而叫“金庸武侠世界”,似乎主打一个“已老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靖遇黄蓉、穆念慈比武招亲、王府大乱斗等名场面,几乎是一比一式还原小说,台词和小说连标点符号都近乎一致的程度。

这种高还原,又建立在高度缩略的基础上

郭靖黄蓉之前的所有内容、四舍五入都被一笔带过。

杨铁心、郭啸天和丘处机的当年往事,以回忆插叙方式出现;而六怪如何和丘处机打赌,如何从江南远赴大漠,都被缩略。

幼时郭靖杀陈玄风、江南七怪冷雨夜变六怪,都只有数幕、一晃而过;

托雷的名字郭靖打架时尚且出现过,华筝公主却一次也未出现。不知是后续以非线性时间观方式找补(出场后再回忆幼年),还是这条线悉数被删?

(演员表里有哈妮克孜,但角色名不是华筝公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一下各路剧版处理,差别很明显。

17年李一桐版《射雕英雄传》共52集,第5集郭靖方才回中原遇黄蓉;

08年胡歌、林依晨主演的《射雕》共50集,也是第4集方才回中原。

02年李亚鹏和周迅那版射雕共42集,郭靖第6集还在草原练功,第8集始遇小叫花子黄蓉。

经典的83版《射雕英雄传》,黄日华和翁美玲版本共59集,郭靖第9集和师父们回中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一版,第一集一上来没几分钟,这俩就在酒楼解锁黄蓉的小叫花子点菜名场面。

当然,单纯按出场时间节点来统计有失公允,因为核心源起(郭杨两家往事)在剧中以插叙方式出现。

前四集戏份高度集中于郭靖黄蓉和杨康一家三口,利弊皆有之。

从剧作轴心整合性的角度来说,更聚焦于几位主角;

但这对金庸书粉而言,大砍刀或许过于粗暴:一刀砍掉小说第一册将近一半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成功的作品越不容易改编,纵使是缩略也容易引起争议,因为金庸笔下的人太有血有肉太典型,没谁是随便被删被缩略不重要的。

后续其他单元模块是严格拍书中内容,还是添加原创剧情,目前尚不可知。这种不同导演拍单元的模块,一时之间让人很是困惑。

不过平心而论,《铁血丹心》中未被缩略的主线内容,对小说属实是高度还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唯独一个小细节例外,黄蓉女装模样出现后,郭靖着急去救人,黄蓉说“残废就残废”,小说中这句词剧版没有,很像是出于“让人设更安全”的考虑而删改。

黄蓉性格中有些刺有些棱角,这句及其鲜明体现着这种“过度”,但剧版删了。

这也是几年中一大批剧作共同体现出的“过于小心求安全”倾向,此处倒不至于伤及角色核心特色根本,但越有机越鲜活越“真”的人物,越是一词一句一事一案都不易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选角贴合度

接下来说说选角。

此沙演郭靖,浑然天成的大智若愚的呆气,倒挺契合。

瞪着一张脸(对,感觉他不是只瞪眼而是瞪了整张脸),永远自带“啊你说啥”表情。

他倒也不是一味“呆”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靖初遇杨康、缠斗中不敌对方,口吐鲜血依旧死死执着这样不对,那种“似傻实真、似钝实纯”的品格,他还原也很对味。

杨铁心包惜弱夫妇小破屋重逢,偷听的郭靖一会唏嘘一会懵圈一会震惊,种种情绪也在线。

前四集看下来,此沙抓住了角色的“外钝内纯、外憨内赤”,同时对各种情境各种情绪有相对真切的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上恩版黄蓉,扮小叫花子时颇为灵动。

脸涂得又黑又脏,但一口大白牙、一脸明媚灵气的笑容。

一歪头,真有些像小说中走出的黄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说中黄蓉女装登场的名场面,17年李一桐版本一度因高复原程度而大受好评,但包上恩女装出现之后,颜值和明媚感灵气感,反而略逊色于叫花妆。

17版这一幕,光线更明亮,或许对女演员的颜值更友好;而24年版中这一段,更注重山水图卷的东方美学。

黄蓉乘小舟悠悠而来,岸边草丛中郭靖一路追随,远山层层叠叠、夕阳明明灭灭,烟笼寒水、水上光如金如缎,随手截图都是一副缩略山水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湖血雨腥风千万事、似乎都在万里遥,大宋江山之风雨飘摇、似乎也隔江远矣,一对小儿女、翩然摇曳橹声中。

黄蓉念辛弃疾的词,郭靖听不懂,但那是他未来将以死相护的吾土吾民;

郭靖巴巴带来的糕点、早已在怀里碎成了渣渣,而对饮食那版挑剔的黄蓉却感动落泪。

不论第多少次看都要感慨:啊那可是金庸啊!太会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影视化呈现的完成度、还原度、美学表现程度和角色贴合度来说,这一段都不差。但这版黄蓉越往后看,越觉得演员略有些吃力?

这版杨康,同样是“把恶和野心摆在脸上”的演法。

其实完颜康/杨康这般反派、很有挖掘灰色混沌血色挣扎的可能(不是说彻底洗白,而是说可以不必太脸谱化)。

当然,从反派机能角度说,这版完成度也算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版穆念慈看起来不太okay,无甚特别原因,就是第一眼感觉不太对。

17年版《射雕》中,演穆念慈的孟子义、这次摇身一变成了梅超风。

这?有点难评?穆念慈你想开一点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歌那版《射雕》中,穆念慈是刘诗诗,陈晓那版《神雕侠侣》里、则是赵丽颖客串他妈穆念慈。

无论是刘诗诗还是赵丽颖,都有很坚决的一口气,很适合爱得热烈又决绝的角色;

这版看起来略平,相对缺乏记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情绪落点

前四集感动我的点,一是郭靖和杨铁心相认,二是杨铁心和包惜弱相认。

很奇怪,金庸故事大家都太熟悉,某种意义上我们根本不是正常看剧、正常追踪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是在审判“接下来要演的是否还原”、在比对“是否正确”,但某些已知节点上、我们依旧会被打动。

比如十八年后杨铁心认出包惜弱,但包惜弱认不出他,那是怎样一种尘满面鬓如霜、纵使相逢应不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府优渥生活中的包惜弱面容变化不大,流落江湖、飘零四方的杨铁心,蓬头垢面老太沧桑,难以辨认。

每次想到“她认不出他”,都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高度虚构的武侠故事(毕竟王妃和世子这事很虚构,不知人妻赛道的小哥咋想),而是一代人流离战火沧桑中的凝泪一瞥。

是在虚构的刀光剑影传奇里,对人世生死离别、沧海桑田相思难忘的一笔惆怅泅渡、一声慈悲叹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庸写得那般动人,剧要做的就是正确还原并强化这一点。

剧情中数次铺垫强调“他觉得有异”“他认出了”,最后,他从暗面背光中走向她,二人终于相认,啊真好哭。

再比如金庸在故事中写,杨铁心缓缓道:“我说犁头损啦,明儿叫东村的张木儿加一斤半铁,打一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比什么痴情想念、什么找你找得好苦、什么华丽辞藻,都感人太多。

多家常的一句话,早该随意忘掉,但十八年里二人都镂骨铭心。

正因为家常因为该被遗忘,因为不煽情甚至不抒情,所以才特别动人。

所以,前四集虽然大刀阔斧缩略了许多内容,我依旧觉得这是一种“高度精神还原”,期待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