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水浒传

编著者:明 施耐庵 著 黄霖 解读

定价:116.00元(精装)78.00元(平装)

ISBN:978-7-5013-7631-5(精装)

978-7-5013-7632-2(平装)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装帧形式:精装/平装

页数:616页

内容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水浒传》是“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系列图书的一种。秉持“激活经典、熔古铸今、立足学术、面向大众”的编纂目标,《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通俗晓畅的传统文化读本。《水浒传》导读材料翔实、逻辑清晰,注释准确、旁征博引,语言通达晓畅、丝丝入扣,点评部分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系列图书的要求,具有出版价值。根据《水浒传》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及读者接受等多方面考虑,选录原典中的二十段故事。具体包括导读、原典、注释、旁批及段末点评四大部分。原典正文所用底本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回。参校本有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容与堂本(八十回残本)、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容与堂本、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藏容与堂本及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天都外臣叙刻石渠阁补刻本等。

作者简介

黄霖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近代文学会会长、明代文学会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金瓶梅》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古典文学会会长等。

内页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读(节选)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用白话描写传奇英雄的章回小说。它在明代开始流行后,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李卓吾就称它为“天下之至文”(《童心说》),几百年来一直风行天下。

一、《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作者与版本

《水浒传》的中心人物是宋江。宋江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宋史》记载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后被张叔夜设计招降。还有的史书记载宋江投降后征方腊。

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宋末元初人龚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已完整地记录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并作序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同时代罗烨的《醉翁谈录》,已著录了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说话名目。这显然是一些独立的水浒“小说”。至《大宋宣和遗事》,连缀了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张叔夜招安、征方腊、宋江受封节度使等一连串的故事,笔墨虽然简略,但已展现了《水浒传》的原始面貌。元代出现了大批水浒戏,今存剧目(含元明间作)共四十余种,完整的剧本有十种。它们对于宋江、李逵等形象的刻画比较集中,但性格并不一致,也无共同的主题,不过“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寨名水浒,泊号梁山”的说法大体相同。这说明宋元以来的水浒故事丰富多彩并正在逐步趋向统一,小说戏曲作家们纷纷从中汲取创作的素材而加以搬演。而在水浒故事流传的过程中,宋王朝从中原失陷,偏安一角,再到更朝换代,广大百姓深受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之苦,在痛恨乱臣贼子、贪官污吏的同时,对一批能抗暴政、反贪官的绿林好汉产生了好感乃至崇敬的心情,认为“世之乱臣贼子”还不如“跖与江”类“盗贼”(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元代水浒戏中写到百姓们无处申冤,只能“直往梁山上告宋江哥哥走一遭去”(无名氏《黄花峪》),渐渐把梁山好汉视为“替天行道救生民”(康进之《李逵负荆》)的英雄,作品中越来越加重了对于黑暗官场与腐败政治的批判色彩,正是在这基础上产生了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明代有四种说法:一、嘉靖间最早著录此书的高儒《百川书志》题作“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同时代郎瑛《七修类稿》也有类似的记载。二、稍后如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稗史汇编》等都认为是罗贯中作。三、万历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则又说是施耐庵作。四、明末清初金圣叹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又提出了“施作罗续”说,说“施耐庵《水浒》正传七十卷”,后三十回是“罗贯中《续水浒传》之恶札也”。目前一般学者从第一说,认为《水浒传》是施耐庵所作,其门人罗贯中在其“的本”(即真本)的基础上又作了一定的加工。但现代学者中也有人认为施耐庵系托名而实无其人。

有关施耐庵其人,明人除了较为一致地肯定他是杭州人外,其他未曾提供一点可信的材料,连生活年代也有“南宋时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南宋遗民”(许自昌《樗斋漫录》)、“元人”(李贽《忠义水浒传序》、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等)等多种说法。从20世纪20年代起,出现了施耐庵是苏北兴化人的说法,但有关材料来路可疑,抵牾之处甚多,多数学者持否定的态度。

《水浒传》的版本相当复杂,现存的版本一般从文字的详略、描写的细密来分繁本与简本两类。此两类孰先孰后,迄今实无定论。由于简本的文字简陋、缺乏文学性,现在只有学者作为研究资料来使用,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与作为文学名著写入文学史上的,则是繁本《水浒传》。

在繁本系统中,今知最早的是“《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高儒《百川书志》)。

在百回本中,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是刊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的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其正文内容写梁山大聚义后,只有平辽、平方腊的故事,没有平田虎和王庆的内容,上有署名“李卓吾”的评点。

繁本中的一百二十回本,增加了平田虎和王庆的故事,在文字上与百回本也多有不同,并附有与容与堂本不同的“李卓吾”评语,故称《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全传》,由袁无涯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刊行。

明末金圣叹将一百二十回本“腰斩”成七十回本,砍去了大聚义后的内容,而以卢俊义一梦作结,名《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由于它保存了原书的精华部分,在文字上也作了修饰,且附有精彩的评语,遂成为清代三百年间最流行的本子。

在繁本系统中,容与堂刊百回本、袁无涯刊一百二十回本、贯华堂刊七十回本三种最具代表性。它们各有特点,广为流行。今考虑到文献记载百回本最早,现存容与堂本刊刻的时间也早,且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完本,故本书选择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的正文作为本书解读的底本。

目 录

导 读

一、《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作者与版本 ( 1 )

二、《水浒传》的认识价值 ( 4 )

三、《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 33 )

四、《水浒传》的影响 ( 45 )

水浒传

第一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 49 )

第二回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68 )

第三回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 88 )

第四回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112)

第五回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143)

第六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62)

第七回 吴用智取生辰纲 (185)

第八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210)

第九回 宋江怒杀阎婆惜 (257)

第十回 景阳冈武松打虎 (299)

第十一回 武松斗杀西门庆 (320)

第十二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349)

第十三回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403)

第十四回 孙立孙新大劫牢 (422)

第十五回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449)

第十六回 李逵打死殷天锡 (497)

第十七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511)

第十八回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528)

第十九回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549)

第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569)

主要参考文献(593)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经典普及编辑室

供稿 | 谢阳阳 编辑 | 邓旭欣

监制 | 张颀

审核 | 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