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平县州城街道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为目标,多形式多领域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并积极引导扶持其发展壮大,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水平,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街道共培育各类家庭农场130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范管理,家庭农场发展活力有效提升。引领全街道家庭农场完善运营管理制度,健全财务制度,建立全面的农业生产记录,实现家庭农场规范有序运营。坚持每年开展示范性家庭农场评定工作,激发家庭农场主发展壮大的积极性。130家农场申请开通推广家庭农场“一码通”,使用“随手记”记账软件。聘请一批懂农经、会财务的老同志担任家庭农场辅导员,实行网格化管理,指导建立健全章程制度,完善民主议事、经营管理和盈余分配等机制。支持家庭农场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开展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使用区域公共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服务到位,家庭农场综合实力持续提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健全土地流转平台,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引导农民将闲置土地向家庭农场有序流转,不断提升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水平。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和家庭农场管理、营销以及服务技能,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营效益,示范带动农户共同发展壮大。明确家庭农场作为项目申报和实施主体参与实施高标准农田、特色产业发展、耕地质量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涉农项目,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扩大家庭农场受益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典型引领,家庭农场示范带动呈多模式经营。坚持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的工作思路,围绕街道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树立培育了东平金汇生态农场等制度健全、运行规范、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家庭农场。引导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支持各类人才创办家庭农场,引导家庭农场领办或加入农民合作社,或与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合作,建立家庭农场联盟或协会,推动家庭农场抱团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王玉婷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