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尚志管局帽儿山林场黑木耳种植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下鹅养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棘(白芍)种植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草药种植。

□文/本报记者 唐海兵 摄/本报记者 张春雷

又是一年黑木耳丰收季,走进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帽儿山林场,风景秀丽、依山傍水的林地旁,排列整齐的黑木耳菌包正沐浴在阳光下,绽放出层层叠叠的“致富花”。

“今年黑木耳长势特别好,又黑又亮,市场价格也不错,工人们都在抓紧时间采摘。”帽儿山林场黑木耳产业负责人田成龙说。

近年来,我省林区深入实施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发展战略,依托广袤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形成了林果、林菜、林菌、林药、林粮和林下畜禽养殖等多种优势特色发展模式。林上采、林间种、林下养、林间游……老林区正逐渐焕发新活力。

金黄蘑菇 “钱”景看好

6月中旬,走进尚志管局老街基林场榆黄蘑大棚,一朵朵金黄的榆黄蘑像花团一样簇拥在菌棒上,颜色鲜艳诱人。

“我们从去年开始把黑木耳大棚改造了,发展榆黄蘑产业,目前蘑菇的长势和销量都非常好。”老街基林场场长韩金胜介绍,榆黄蘑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黄金菇,是东北土特产,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味道鲜美,市场前景广阔。

“与种植黑木耳相比,榆黄蘑的生长力强、出菇速度快、管理成本低、生产周期长。”老街基林场产业技术副场长李志强介绍,榆黄蘑在3月份栽培,4月份就可出菇,一直能采摘到8月份。如果用上暖棚,10月份还可以栽培一茬榆黄蘑,用来供应春节市场,供不应求。“每袋菌包可产鲜蘑4斤至5斤,按批发价每斤5元左右算,预计每栋大棚的利润能有4万元左右。”李志强说。

李志强告诉记者,大棚的收益全部归老街基林场的管护员所有。如今,管护员张军成在完成每天的巡护任务后,都会来帮忙采摘榆黄蘑。“感谢林场为我们管护员开辟了这样一个好项目,现在我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不仅巡山护林的劲头更足,身边的家人也跟着有事干,身为林场职工真的太幸福了。”张军成说。

果药间作 一地双收

6月中旬,走进齐齐哈尔市发展林场沙棘(白芍)种植基地,一列列沙棘丛中,穿插着一片片的白芍花,粉白相间,美不胜收。

发展林场副场长王立军介绍,沙棘(白芍)种植基地建于2020年,采用林果、林药间作的模式兼顾长短期效益,高效利用林地资源。

“沙棘的品种是俄罗斯大果沙棘,去年已进入结果期,之后会逐年丰产,丰产期预计每公顷产果量可达10吨至15吨。白芍是多年生的中草药,2025年也将进入收获期。”王立军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发展林场以“产业兴场”为目标,大力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产业,打通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转换渠道。林场现有中草药种植在田面积4938亩,其中白芍4033亩、赤芍905亩,每年可实现产值1200余万元。

“我们带领中草药种植户到安徽等药材种植集散地考察学习,也鼓励种植户成立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种植和经营。目前林场的中草药种植产业每年可带动就业150余人,林场职工年均增收2万元左右。”王立军说,为保证产出药材能够及时收储和加工,缓解药材集中上市价格偏低或滞销的风险,林场还在谋划建设晾晒场、生产加工车间和冷库仓储,不断拓宽产业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畜禽养殖 连点成片

走进克东县爱华林场宝山站林下养殖基地,户外,上万只白鹅悠闲地穿梭于树林间;棚内,几千只嫩黄的鹅雏正伴着音乐欢快起舞。

“这是我们去年成立的林下鹅养殖区,占地面积300亩。去年一共养了3000只三花鹅,年产值达到了60万元,今年又扩大了面积,将养殖量增加到了15000只,力争年产值突破300万元。”克东县爱华林场场长吴雪飞告诉记者,林下养鹅不会对林地造成破坏,而且鹅会吃林子里的杂草。

家住克东县的张艳娟是养殖基地的外雇工人,她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给鹅雏喂食、喂水,放音乐带着鹅雏活动,以增加抵抗力。

“去年养殖基地成立我就过来打工了,现在一个月能赚6000块钱,大家都愿意过来干。”张艳娟说。

在距离养鹅基地不远的地方,记者还看到了林下藏香猪养殖区,随着养殖工人有节奏地敲打着喂食车,几百头藏香猪陆续从林子内跑出来,场面热闹而喜庆。

“这也是我们去年建设的项目,养了500头藏香猪。藏香猪体积小、不会破坏林子,而且肉质好、价格高。今年我们也打算扩大规模,将养殖量增加到1000头至1500头。”一讲到接下来的计划,吴雪飞的话语中透露出浓浓的干劲儿,“去年我们还想建设林下鸡养殖区,但没有建成,今年初步计划建设200亩,养10000只林下鸡。把林下鹅、林下猪、林下鸡三项养殖产业连成片,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不断拓宽林区致富路,带动林场增收、职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