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这就是夏至节气名字的由来,据说它也是24节气中第一个被确定的节气。古人最先是通过“立杆侧影”的方法,就确定了夏至节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6月21日,也就是这种的星期五就是夏至节气了,这也表示夏季过去一半了。在民间有句老话“夏至在月头,大寒在后头”,那今年夏季的雨水多不多?我们看看老祖宗的谚语咋说的,提前了解下吧!

夏至节气及其气候特点

夏至是24节气中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因此夏至节气也正好是把夏季一分为二了。

在古代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午;即现在的太阳黄经是90°的时候,就 交 夏至节气了,其时间是在每年的公历6月20~22日,而今的夏至就是在6月21日。

在夏至节气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因此在这一天,北半球各地区是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而过了夏至节气以后就白天逐渐缩短,夜晚也延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就有了“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这句谚语,不仅描述了夏至节气后的气候特点,同时也说明了夏至吃面条的习俗。

同时,夏至也是太阳高度角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到了这天以后天气就会进一步炎热起来了。在民间还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因为在夏至节气以后,就要开始数伏了,就是进入到三伏天了,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就是从夏至节气后不久开始的,一般是在每年的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差不多是一个月的时间。

在夏至时节,由于太阳辐射强烈,气温往往较高,空气湿度大,容易出现雷雨、阵雨等天气现象。这种多变的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挑战,也增添了夏日特有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至在月头,大旱在后头”是啥意思?

这也是过去在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它的意思是说夏至节气在农历五月份的上旬,也就是“月头”,那么这样的年份往往后面容易出现持续的晴天少雨天气,还可能会有较为严重的旱情。

由于夏至节气在农历的时间波动比较大,它可能在五月的上旬,也可能在中旬,还有可能是在下旬。而古人长期观察就发现了,夏至节气在不同的时间段,也有不同的预兆。

比如这句谚语还有后半句“夏至在月中,农民好收成;夏至在月尾,三伏雨涟涟”。它们的字面意思是说,夏至节气是在五月的中旬,那么预示着风调雨顺,当年农作物就会迎来好的收成。

但是如果夏至节气是在五月的下旬,那么就预示着后面的雨水多,尤其是在三伏天的降雨也多。

这些农谚反映了古代的劳动人们对夏至时间与未来天气关系的进一步观察和理解。而根据这些谚语来看,今年的夏至节气是在6月21日,农历是在五月十六日,因此就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将风调雨顺,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农民将会迎来大丰收。

那么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其实吧,在夏至节气的时候气天气特点就是因为气温上升了,而地面受热以后强对流天气比较旺盛了。

这样就容易导致在午后、傍晚时分形成雷阵雨的天气,甚至还有一些较大的降雨,这样就容易形成局地的自然灾害,比如洪涝灾害等。

俗话说“夏至大烂,梅雨当饭”、“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等,都是说明了夏至节气期间的雨水是比较多的。相反,如果夏至没有降雨,这预示着当年可能出现旱情。

而夏至节气如果来得早,这样气温还没有上去,自然就不太容易形成强对流天气,降雨也就偏少。相反,夏至节气来得晚,这个期间已经很热了,所以就也容易形成大的降雨,于是就有了“夏至在月尾,三伏雨涟涟”的说法。

然而,这种预测并非绝对。按照农谚的预测,今年夏至是在五月中旬,预示着今年夏天可能会风调雨顺,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

当然,这只是一个基于传统农谚的预测,实际的天气变化还需要结合现代气象数据和科技手段进行更为精准的预测和分析。

毕竟天气是变化莫测的,主要在于气候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现在的气候也和过去有所不同了。

因此,我们在理解这句农谚时,需要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将其视为一种参考而非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