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商洛市气象局抢抓入选全国“一省两市”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市机遇,深挖气候生态资源优势,以发展气候康养经济为主线,融合气象生态监测数据,搭建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平台,丰富气候生态产品,推动气候、生态、康养、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探索建立气候生态价值转化机制上取得一定成效。

铸品牌 助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铸品牌 助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中国气候康养之都”“中国天然氧吧”县、“中国气候宜居县”“避暑旅游目的地”“特色气候小镇”、全国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以及3个省级“优”等级“气候品质认证”……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为商洛实现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赋能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商洛市作为全国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市,在机制体制、规划建设、支撑体系、价值转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符合商洛转型发展康养经济的创新模式。以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展气候康养经济的案例入选20个中国改革2023年度市域案例及2023特色气象旅游城市和中国天然氧吧旅游典型案例。商洛以中国气候康养之都金字招牌为背景,全市招商引资康养签约项目116个,赴西安“卖清凉”,推介地产、气候康养旅游项目,签约项目60多个,实现了气候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目标。

5月17日,商洛增加15处景观入选第三批“全国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名单。不仅如此,商洛核桃、金银花、连翘和北五味子等名优特色产品通过气候品质认证,增加了标识、证书、溯源二维码等信息,显著提升了商洛农特产品和中药材的经济价值。

近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公布了全国39个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商洛市以其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成功入选。

建站网 打造气候生态应用数字底座

建站网 打造气候生态应用数字底座

在实现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中,商洛市打造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气象牵头、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社会参与”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模式。

目前商洛市已由市气象局牵头,完善秦岭生态观测站网、秦岭国家气候观象台站网,整合林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气候生态站网,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卫星遥感为主,雷达、无人机和地面观测为辅助的地空天一体化气候生态监测网络。此外,打造“气象+旅游、气象+康养、气象+防汛救灾、气象+生态环境”等气候生态应用数字底座,实现气候生态数据大融合。

与此同时,市气象局融合全市气候生态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生态产品评估模型和卫星遥感信息处理等技术,初步建成气候生态公园、旅游景区、气候生态关键区、天气气候景观区、气候宜居示范创建小区等5大业务系统和气候生态综合监测服务平台,整合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平台、人盯人防抢撤智慧管控平台和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构建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平台,实现监测一张网、显示一张图和移动端、PC端、户外大屏等终端同步展示,初步实现气候生态数据大融合。通过开展制作景区花期预报、天气气候景观预报、康养指数预报、灾害天气监测预警等服务产品,开展景区精细化引流服务,制作卫星遥感应用决策服务产品及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产品等,为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马拉松赛、环秦岭自行车赛等重大社会活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不仅如此,平台还将应急调度、水库监测、河道监测、滑坡体监测、城市内涝监测、道路交通监测等多部门数据进行融合,实现气象灾害大数据综合分析“一张图”,为政府应急决策提供更加精细高效的服务,提升防灾减灾数字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