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3岁的铁瑛因病在杭州去世,结束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党和国家以及军队重要领导,纷纷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哀悼之情。

铁瑛的一生是不懈奋斗的一生,在校读书期间思想就积极要求进步。自1937年12月入党之后,始终以饱满的爱国热情,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思想。

铁瑛毕业于保定高等师范学校,是一个实打实的文化人,非常适合做党的宣传和统战工作。曾被组织派遣至西北军中,历任文化干事和政工负责人。

返回组织之后,铁瑛被选派到抗大一分校学习,这也让他的思想变得更为成熟,同时对党的主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铁瑛在思想上一直紧跟党的步伐,在负责军队组织工作时,始终以党的治军理论为准绳,积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前夕,铁瑛调至上海市公安总队,负责政工和干部管理工作。作为一个性格耿直的人,他在工作中始终秉持铁面无私的态度,这也让上级领导对他刮目相看。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铁瑛的工作岗位频繁调动,但他却始终以一个老党员的原则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对待任何工作都一丝不苟,力求不给党和人民添麻烦。

1964年,对于48岁的铁瑛而言,堪称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当时,他正在舟嵊要塞区工作,组织上为了肯定他做出的重大贡献,授予他少将军衔。

彼时,铁瑛正值人生中的黄金年龄,为了回报党和人民对他的信任和支持,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工作上变得更加努力。

铁瑛被授予少将军衔8年之后,再度被组织委以重任,以军人的身份主政浙江,同时继续兼任舟嵊要塞区政工一把手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政要职一肩挑的铁瑛自知责任重大,一方面需要严格落实军委部署的军事工作,另一方面还要为规划浙江的经济发展蓝图,根本没有时间休息。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都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新气象,自上而下拧成一股绳搞生产、促经济,浙江身为这场经济改革的急先锋,肯定要率先起一个带头作用。

铁瑛本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边指导省委工作组积极推动本地经济发展,一边严格执行对外开放经济方针,很快就让浙江实现了经济腾飞的伟大愿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国家为了解决电力能源急缺问题,提出了建设核电站的构想。当时,很多人对此都十分担忧,不愿意做这个得罪人的表态。

只有铁瑛态度十分坚决,在他力排众议之下,最终一锤定音选址在浙江嘉兴秦山,这便是大家熟知的秦山核电站。

铁瑛完全配得上“改革急先锋”的称号,在大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他也没忘狠抓不正之风。在他主政浙江期间,开国少将熊应堂的两个儿子公然触犯国法。

这两个官二代仗着父亲的权势在当地为所欲为,铁瑛得知后并没有徇私舞弊,而是亲自下令督办此案。最终,两人一个被正义的子弹处决了,一个判了死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