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效卫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 读

国际报道属国之大事,不可不察。

中太平洋岛国瑙鲁自今年1月与我国复交以来,媒体的各种报道也纷至沓来。遗憾的是,这些报道与复交之前的零散报道存在着诸多错误,大致可分错译、错猜、错算等相互交叉的三大类。

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小岛,如何跻身“快乐岛”之列?

报道中的错译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是“怡人”被译成“快乐”。

2024年1月25日某网站发布的《与中国复交!“快乐岛”总统有来头》一文提到,1798年英国船长费恩“首抵瑙鲁,将其命名为‘快乐岛’”。这里明显是用“快乐”代替了“怡人”。

1798年,英国船长约翰·费恩在从新西兰前往中国的途中发现了瑙鲁岛,因这里温暖的海风、白色的沙滩、茂盛的植被和热情的土著人而将其命名为“Pleasant Island”。由此可见,这里的“Pleasant”是“令人愉快”“讨人喜欢”之意,可译为“怡人”。《现代汉语词典》对“怡人”的释义就是“使人舒适、愉快”。

“怡人”是费恩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心态得出的结论,而不是对土著人生活状态的描述。在当时,航海家倾向于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心情命名新发现的岛礁等地貌。如英国海军军官约翰·拜伦1765年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的一组珊瑚群岛寻求补给时遭到当地人的敌视,遂将其命名为“失望群岛”。这里感到“失望”的是拜伦和其他船员,而不是当地人。实际上,用主观的感受命名比较容易,而认定当地人“快乐”则相对较难,正如我们今天难以断言别的国家的人们是否“幸福”一样。更何况,费恩和其他船员都没有登陆,如何得知土著人的“快乐”?

比较而言,当时的瑙鲁人也不可能“快乐”。瑙鲁是世界上最不适合生存的岛屿之一,连淡水都缺乏,更不用说粮食和蔬果了。曾经沧海的费恩此前先后到访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相比之下也不可能认定几乎一无所有的瑙鲁人“快乐”。正因如此,他在地图上标注了这个小岛后即怅然离去,并没有按常规套路进行殖民活动。

至于2024年1月21日某视频《瑙鲁为什么被称为“快乐岛”?》认定瑙鲁因为“资源丰富,生活悠闲”等而被称为“快乐岛”,更是马后炮式臆想。费恩命名“怡人岛”时,瑙鲁人尚不知源自鸟粪的磷酸盐为何物,如何坐享其“乐”?事实上,瑙鲁直到1968年拥有独立采矿权后才尝到了“家里有矿”的甜头,这离费恩命名已过去了170年。

2024年2月2日某报发表的《瑙鲁:太平洋上的小而美之国》一文在列举了瑙鲁因暴富而过上“奢华”的生活后,得出“难怪有人把瑙鲁称为快活岛”的结论,也是对“怡人岛”命名的逆推,于理不通。

需要强调的是,2024年1月17日某报发表的《这个没有首都的小国靠“鸟粪”发家,国土面积全世界倒数第三》一文,提到“1798年英国船‘雪猎人’号首抵瑙鲁”,这里的“雪”明显是对“snow”的直译。很多报道都犯了这一错误。“Snow”一词源自荷兰语,是一种三桅帆船,义同“barque”,加在“Hunter”前旨在说明这一交通工具的方便快捷,与常见的义项“雪”没有任何关系。

二是“地堡”被译成“堤坝”。

在2024年1月16日的视频《瑙鲁旅游从业者:这里海景很美 欢迎中国游客》中,当地酒店经理克莱文森称“瑙鲁有一些洞穴和堤坝,都是游客喜欢去的地方,属于瑙鲁的热门景点”。这里的“堤坝”错译得离谱。

堤坝是指为了防止洪水泛滥而修建的拦水建筑物。根据修筑位置不同,堤坝主要可分为河(江)堤、湖堤和海堤。瑙鲁没有河流,不存在修建河(江)堤的前提。唯一的湖泊布阿达湖不仅小到只有0.05平方公里,而且是个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没有排水口的内陆湖(或内流湖),无需建湖堤。面对海平面上升、海浪冲击等天灾,瑙鲁确有建造环岛海堤的需要和计划,但迄今尚未实施。

上文视频中克莱文森所说的“堤坝”,原文是“bunkers”,指掩体、地堡。二战期间日军占领瑙鲁长达3年时间,修建了多处地下掩体。“bunkers”与堤坝的任何英文单词都风马牛不相及,这一错译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三是“岭”被译成“谷”。

2023年12月3日某网站发布的《全球最小岛国:靠鸟粪崛起,无首都无军队的奇迹之国》一文称:“命令谷是瑙鲁岛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曾是20世纪40年代日军的驻地,至今保留有二战时期的一些装备。”

“谷”的本义指山谷,即两山间狭长而有出口的地带。“命令谷是瑙鲁岛上海拔最高的地方”,这句话听起来就异常别扭:一个国家最高的地方是“谷”,其他地方如何称谓?这就如同歌词“珠穆朗玛峰是最高山坡”混淆了“峰”和“坡”一样荒唐。“命令谷”的英文是“Command Ridge”,二战期间日本在此建立了掩体作为指挥所,正确译法当为“指挥岭”。遗憾的是,作为“列国志”系列的权威著作《瑙鲁》一书,也采用了“命令谷”这一错译。

(作者为人民日报澳大利亚分社社长、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