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文宗皇帝和大臣谋划剿灭太监集团,不料被反杀。

李训、王涯、郭行瑜等十多个宰相、副宰相级别高官被杀,灭族。

士大夫与宦官集团的斗争,又一次以士大夫的失败而告终。

史称甘露之变。

文宗皇帝虽然保住皇位,但宦官们恨他,很想换掉这个皇帝。

一天夜里,值班的翰林学士崔慎由正在看书,一个小太监来请他去商议个事。

来到一个秘殿,一看上头坐的是大太监、左神策军中尉仇士良。

仇士良开口道:“皇上近来多有失德,身体又不好,皇太后已经有诏书在这,要另立新君。请崔学士来,起草个诏书。”

崔慎由吓了一跳,分辨说:“皇上当政来,没有大过失,作臣子的,怎么敢讨论这种事?我崔家几百上千口人,即使杀了我,也不敢写这样的诏书。”

仇士良沉默半晌,站起来,带着崔慎由进入了另一个殿,文宗皇帝就在那儿。

仇士良走上前,骂得文宗低头不语,转头指着老崔说:“今天要不是崔学士,你就别想坐在这儿了!”

然后送崔慎由出去,告诫说:“走漏了消息。我就灭你家族!”

老崔当然知道太监的狠毒,闭口不谈此事。

直到很多年以后,他将死之时,告诉了儿子崔胤这件事。

崔胤牢牢记在心上,把铲除太监集团,当作自己的使命。

02

老崔家叫作“清河崔氏”。

一等一的高门贵族。

大唐朝出过12个宰相,部级干部一车一车的,进士学士一船一船的。

典型的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

崔胤22岁中进士,进入仕途,地方锻炼回到中央......唐昭宗大顺年间,登上宰相高位。

他在官场奋勇前进的几十年间,大唐帝国风雨飘摇,一年不如一年。

昭宗李晔上位,内部——北司(太监)与南衙(大臣)水火不容;外面——藩镇跋扈不逊,称王称帝。

强藩如汴梁朱温、河东李克用、凤翔李茂贞等拥兵自重,与其说是大唐节度使,不如说是各地的土皇帝。

凤翔离长安最近,李茂贞引兵进入长安,挟持昭宗,打击异己,崔胤被贬往南方。

崔胤当年在河内节度使王重荣手下干活时,和刚投降朝廷的黄巢部将朱温是同事,立即给朱温写信,愿意成为汴梁宣武军在朝廷的代言人。

双方一拍即合。

朱温上书:“崔胤是国家栋梁,不能罢免!”

朱温是当时第一强藩,手上有枪就是老大,昭宗没办法,再次征召回崔胤,重任宰相。

03

崔胤的报复手段也不温柔,排斥政敌,打击宦官,连杀几个宦官大头目。

成为宦官集团的眼中钉。

宦官们之所以在斗争中经常处上风,是因为他们掌握着禁军兵权。

左右神策军的长官中尉,长年以来都是宦官头目当任。

这些不读书只抓权的阉人,比士大夫少了君君臣臣、治国平天下等等条条纲纲,作起事来,利益第一。

给神策军的薪水就是高,待遇就要好。

只认银钱不认人的官兵们眼里,这才是好长官嘛!

但有了朱温这个强大的后台,崔胤起起落落,四次拜相,人称“崔四人”,一次次欺负到太监头上来。

皇帝也偏向崔胤,太监们坐不住了,准备反击。

怎么反击?

崔胤勾结朱温,太监就联合凤翔李茂贞。

04

光化二年(900年),神策军左中尉大太监刘季述抢先发难,软禁了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让李晔当太上皇。

崔胤被免去宰相,立即通过渠道向朱温传递消息,同时,在神策军军官中寻找突破口。

他的手下发现,左神策军指挥使孙德昭自从昭宗被捉,表现很是愤恨不平,喝了酒经常哭泣。

于是探话说:“自从皇上被软禁,上至大臣下到士兵,心里都有气!作乱的只是刘季述那一小撮人!将军真能干掉他们,就是再造国家的大功臣!”

孙德昭拍着胸脯:“我是军人,国家大事只听宰相命令,绝对不怕死!”

崔胤割衣带,写信,和孙德昭结为同盟。

孙德昭说干就干,联合了几个军官,率手下士兵杀掉刘季述几个太监,把软禁的昭宗救了出来。

这次挫败太监的政变,崔胤功劳第一。

唐昭宗感激崔胤,升崔胤为司徒。

但崔胤的目的不是升虚官,是掌兵权。

他提议,由南衙文官为左右神策军长官,老崔自荐为左军司令。

李茂贞反对,几个神策军军官对皇帝说:“我们当兵这么多年,没听说文官来领导的。还是北司(太监)合适。”

神策军长官定下来,叫韩全诲,原来任李茂贞的监军太监,手里有枪,讲话算数。

闹来闹去,兵权还是归于宦官!

崔胤下定决心,一定要铲除宦官集团。

05

崔胤偷偷给朱温写信,再三讲述挟天子令诸侯的重要性。

朱温这些年,公司越做越大,早就有这个算盘。

901年十月,朱温率汴军七万,西进长安。

韩全诲为首的太监,眼看朱温杀来,先下手为强,挟持昭宗、后妃,向凤翔李茂贞方向逃跑。

崔胤没有吃素,联合部分神策军和各地驻京部队,守住了开化坊一带,大臣百姓都躲到那边避难。

朱全忠大军进长安,杀掉留下的老太监九十多人,继续西进,包围了凤翔。

到902年冬天,李茂贞顶不住了,放了昭宗和韩全诲等72颗太监的脑袋,和朱温议和。

朱温把崔胤叫来,开玩笑说:“我不认识皇帝,你来认一认。”

天福三年(903年)正月,朱温、崔胤迎接昭宗回到长安。

崔胤在大殿上发表了一篇义正词严的演讲:从唐德宗贞元年间以来,宦官掌握神策军,祸害国家,残害忠良......现在要坚决把宦官掌兵这项制度废除。

昭宗同意,几百个宦官全部杀掉,只留几十个年幼的,扫地搞卫生。

各地的监军太监,也全部斩首。

至此,残害大唐的宦官之祸,被崔胤、朱温连根拔掉。

06

朱温回到汴梁,遥控朝局。

留下谋士李振、侄儿朱友伦,率2万兵马驻扎长安。

崔胤升大官,完成多年消灭太监的宿愿,还有第一强藩的外援,春风得意。

和昭宗商议:还得自己手上有枪,不能仰仗别人。

于是借着朱温在南方吃了败仗之际,写信表示朝廷要招募新兵,重新建立禁卫军。

朱温心里雪亮,和我玩无间道,你还是小白!

李振假意和崔胤喝酒唱歌,表示完全同意朝廷征兵之举。

崔胤兴冲冲地开始征兵,六军十二卫重新建立起来,老崔任司令,老将郑元规任副总。

李振派了很多汴军中的壮士来应蓦,身强力壮都被老崔收下,委以重任。

一件突发事件,引爆了炸弹......

07

一场马球比赛中,汴军驻京统帅、朱温亲侄儿朱友伦摔下马,脖子断了,一命呜呼。

朱温大怒,这是朝廷的阴谋,崔胤的诡计!

立即派另一个侄儿朱友谅,进京顶替,自己也从汴梁起身,率大军直进长安。

朱温上表,直接表态:崔胤离间君臣,专权乱国,请诛杀崔胤及其同党郑元规等人!

老崔还在家里,突然来了成队成队的汴军,包围了他家,定睛一看,很多还是新召的禁军。

崔胤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从一开始就被朱温玩弄于股掌之中。

大笑大哭,接连打自己耳光,边打边骂:“卖国贼崔胤引狼入室,死的好!死的好!”

崔胤被杀,崔氏一门几百口,全部杀光。

朱温进入长安,奏请,皇帝百官,富户百姓,全部迁都到洛阳。

大兵抢劫烧杀,长安大乱。

上至官下到民,都大骂:“卖国贼崔胤,引朱温来害国害民,让大家流离失所。”

被新唐书列入奸臣传。

昭宗这被干的一生...

要是妓女,都是劳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