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支神秘的军队诞生了——魏博牙兵。他们凭借着超乎常人的勇猛和残暴,将自己的统治力量延续了长达两个世纪。任何被派遣到魏博当节度使的将领,最终都会被这支军队所杀。直到906年那一夜,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彻底终结了牙兵的囚徒生涯。那么,这支军队是如何产生的?它为何如此嗜杀节度使?最后又是怎样被全部铲除的?关于这个离奇故事的前因后果,究竟还有哪些细节值得追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博牙兵由来:田承嗣起家,安史之乱余孽

大唐盛世,虽历经安史之乱的狂风骤雨,却也难以完全磨灭繁荣昌盛的基础。然而,在镇压安禄山等人残余反贼的过程中,却暴露出了极为危险的一处疤痕。

据史书所载,安禄山造反时,其麾下将领田承嗣无奈投靠,随同逆贼四处征伐。后安史之乱渐平,唐室欲重新肃清覆灭,收复失地,田承嗣领命归顺,携众部曲来至河北魏博地区。

表面上,田承嗣已是归顺朝廷,事实上却暗藏了别的算计。他怀有重新建立私有势力的企图,在魏博一带开始布置自己的根基。为此,他从麾下精挑细选出五千上等勇猛兵卒,编为亲军,待遇远高于普通军士,并允许世袭职位。这五千人便是后来臭名远播的魏博牙兵的滥觞。

田承嗣的做法出于私心,不过在当时的背景下也难怪。彼时唐室已渐露颓象,中央军权不振,都护及节度使的藩镇割据已是家常便饭。各路诸侯虽名义归附朝廷,却暗自拥兵私养,以防不测。田承嗣的牙兵,无疑也是想在这一大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田承嗣的野心却埋下了祸根。这支亲军的训练有素,待遇优渥,加之部分人系安史余孽,凶猛难驯。等到田家子孙后继无人掌控住,牙兵的横行就难以遏制,久而久之,竟成了魏博地区的祸患。

继任节度使屡遭不祥

田承嗣驻扎魏博后不久,便归天享年。本该顺利继任的儿子们却纷纷卷入家族内斗,权柄无主,难以制衡牙兵。

先是田承嗣次子田弘正继掌大权,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决定离开魏博前往朝廷。于是,田弘正委派名将李愬暂代节度使一职,镇守魏博。然而,李愬膺任不久,便遭疾病侵扰,力有未逮,命不久矣。

田弘正得知消息,遂命其嫡长子田布回师魏博,接掌节度使重任。谁知,田布到任后不久,便遭亲信史宪成谋杀身亡。史宪成乘机自立为魏博节度使。不过,这位奸佞小人也没有好下场,不久便为牙兵所杀。

如此一来,无论朝廷委以何人镇守魏博,结局无一例外,皆为牙兵所夺命。因此,人人对魏博节度使一职避之不及。

据史书记载,自田布死后数十年间,魏博节度使几乎年年更迭换手,朝廷派往此地的文武大员,无不被这支嗜血的牙兵虎视眈眈盯上。有甚者,任命后顷刻即遭牙兵残杀;有则未及入主魏博,便在途中遭杀手袭击身亡。

其中,京兆尹何崔镇守魏博仅数月,不幸遇袭被害;藩镇宿将张守约拜任节度使不久,竟被权力争斗中的牙兵所杀;状元进士宋纶才驻城两日,便遭牙兵乘暗箭夺命身亡……如此惨剧,数见不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至888年,牙兵杀死欲独揽大权的节度使乐彦祯,推举军阀罗弘信继位后,这一怪象才稍显平息。但在镇压继任暴乱之后,罗弘信也深知,统驭牙兵绝非易事,一旦失控,必将酿成腥风血雨。

牙兵祸根永绝不息

虽然罗弘信暂时平定了牙兵的继任之乱,但这支军队的祸根却始终未除。表面上,牙兵听从了罗弘信的节制,但实则暗藏的狼子野心从未熄灭。

自田承嗣那一代起,这支亲军便在魏博地区扎下根基,无视朝廷权威,独树一帜。两代人的培植下,他们已形成了一股庞大的系统力量,盘根错节,遍布全境。

尽管罗弘信拥有声望,勉强维系着局面,但他心知肚明,这支军队早已在魏博生根发芽,根深蒂固难以拔除。牙兵虽暂时屈从于他的节制,但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彻底摆脱控制。

果不其然,十年后,年事已高的罗弘信撒手人寰,儿子罗绍威接任魏博节度使一职。眼见牙兵旧患死灰复燃,罗绍威深感无力应对,惶惶不安。

彼时,朝野争斗方酣,各路藩镇虎视眈眈,朱温已在河东一带打下了自己的根基。面对牙兵沉重的威胁,罗绍威不得不求助于朱温,希望凭借他的武力摆平这个祸患。

然而,即便如此,罗绍威也无法完全掌控局面。每逢夜深人静,他都会被梦魇惊扰,那是被牙兵追杀的恐惧景象。虽心有余而力不足,但罗绍威已无路可退,唯有铲除这支军队,才能维系魏博的和平。

朱温夜袭大举剿灭

见罗绍威孤立无助,朱温认为这正是一举铲除牙兵的良机。他暗中调遣重兵,伺机出击。

朱温先是派人暗中刺探牙兵的虚实,将他们的阵地、兵力和作风探查了个遍。旋即,他下令部署重兵,秘密在魏博城外集结。眼见机会已到,朱温一声令下,大军乘夜猛攻。

那一夜,月色正明,朱温麾下数万雄兵蜂拥而至,杀气腾腾直扑牙兵的驻地。猝不及防的牙兵大惊失色,慌忙拿起武器抵御,但朱温调遣的是精锐之师,而他们只是些狂躁而已。双方战至天明,牙兵几已伤亡过半。

就在牙兵虚弱无力之际,朱温亲自率领亲兵冲入魏博城中,对他们予以冷酷无情的大屠杀。数千年来罕有的惨绝人寰的一幕在这片热土上重现。

一夜之间,朱温在魏博城中大肆屠戮,疯狂杀戮着这些昔日的叛逆。过街的行人不分青红皂白,全遭杀戮殆尽;妇孺无辜亦难幸免,被生生活活剥皮割肉;屋宇被摧毁一空,家徒壁立无家可归。从天色未明至旭日东升,长达数个时辰,魏博城仿佛成了杀人如麻的血海深渊,惨不忍睹。

一场浩劫就此拉开序幕,噩梦般的大屠杀持续了整整三日三夜。期间,朱温亲率部曲火力全开,将牙兵赶尽杀绝。除了极少数幸存者逃出生天外,这支屹立于魏博长达两个世纪的牙兵残暴集团,终于被彻底铲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至906年10月,朱温在一纸檄文中宣告此役的结束,牙兵的覆灭也就此宣告完成。自此,曾一度撼动朝野的魏博牙兵从此成为过往云烟,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魏博废墟上重焕生机

牙兵大屠杀后,朱温统一了河北一带,开创了后梁王朝。随着战火逐渐熄灭,生机也重新注入了昔日的魏博废墟之中。

朱温上位后,着手整顿中央集权,重建王朝基业。他将目光投向了遍地狼藉的魏博,意欲在那里重新立足,振兴生机。于是,他命人为已故的牙兵遗孤妻孥修建庇护所,收容他们重新安居。

这支军队虽已被剿灭,但仍有些残余流亡在外。朱温让人悬赏缉拿余孽,以绝后患。同时也下令,凡牙兵老迈孱弱者一概不杀,饬以官俸优渥,让他们安享晚年。

如此一来,唯恐不尽人道之举,反令更多生灵涂炭。朱温的做法着实宽仁,使得昔日的牙兵生灵受到妥善的安置和照拂。

而对于昔日肆虐的牙兵旧部,朱温则采取了文武并重的管理手段。他先是派去熟悉军情的文官治理,整顿吏治,并重新编练这些残余旧部,将他们纳入新王朝的正规军旅。

如此一来,不仅老迈流亡者获得安置,年轻有为的军士也被妥善纳编。过去的祸患不复存在,昔日的罪魁祸首也从此隐姓埋名,或者改过自身。

十余年间,魏博地区就这样在朱温的号令下焕然重生。一度被屠城祸乱所笼罩的城池,如今已是繁荣昌盛的州郡。朱温在此地建立的后梁王朝更是开创了五代十国的局面,成为那个动荡年代最后的一抹亮色。

岁月催人老,一切终将成为过往。然而,昔日牙兵肆虐的阴影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曾经的乱世祸患,如今已成为历史的一个遗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