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电影是一个最好的桥梁。”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陈果表示,“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立以来,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我们看到了来自“一带一路”联盟不同国家很多很新的电影,也不断将更多中国的故事送到世界各地。

一个怎样的在地化故事更容易打动观众?是越本土就越国际化吗?在日前举行的“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圆桌论坛上,多位嘉宾就“本土创作如何走向世界”发表见解。

“电影是作者向的东西,但又不能太过作者向。”陈果总结中国电影走出去、世界电影走进来的成功案例,认为其共通点在于题材上有共鸣、价值观有坚持、传达东方美学,这样才具备国际化表达的基础。

陈果透露,在选片过程中,策展团队也从上述准则去考虑。据介绍,今年“一带一路”电影周期间,来自 智利、苏丹、蒙古、哥伦比亚、墨西哥、希腊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8部影片将进行65场展映,影片主题涵盖殖民史、青春、女性、音乐、公共卫生、社交网络等。陈果期待未来能够帮助更多中国年轻导演的新作,在“一带一路”联盟方的电影节进行展映

作为资深制片人,新西兰国际电影节董事凯瑟琳·菲兹杰拉德则认为,真实的表达是基础,“但同样的影片制作了一千次的话,这个时候可能也就不太感兴趣了。”

因此,凯瑟琳·菲兹杰拉德表示,跨境传播的电影,要能够正统地表达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特色。很多电影节比较侧重自己国家的品位、文化,但是电影人要尽可能丰富自己的视野,要有国际视野和阅历,是否能够选择源于自身文化的新鲜视角,这是最关键的。

 《寻梦环游记》海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梦环游记》海报

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在口碑、票房上都有不错的表现,该片累计全球票房约8.14亿美元。这部电影以墨西哥亡灵节为背景,讲述了小男孩米格尔意外闯入亡灵世界,寻找音乐梦想和家族历史的故事。

墨西哥瓜纳华托国际电影节策展总监妮娜·罗德里格斯认为,《寻梦环游记》很好地贴合了当时墨西哥国内的真实氛围,与观众的情感需求形成共振。

“我们为什么喜欢电影,是因为电影超越了国界和语言限制,是一种普世语言。”妮娜·罗德里格斯进一步指出,电影的国际传播没有标准答案,对于制片来说,要尽可能赋予电影人勇气以及自由裁量权,来表达他们自己独特的声音。

巴西里约电影节策展总监伊尔达·圣地亚哥认为,影片出海,需要针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推广、发行策略,例如联合制作等。在这个过程中,“一带一路”电影联盟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上海国际电影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上海国际电影节

2023年6月,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推出“光影带路”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员所在国家和地区出品的影片,在国际院线或流媒体平台发行上映,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影项目合拍或协拍合作。

据悉,从2018年到今年上半年,一共有80余部来自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意大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片进入了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近32亿元人民币。

作家、导演虹影表示,中国有这样的实力,要进行更多地合拍。如果没有合拍,你或许无法真正地了解彼此。我觉得,一起创作会造就融合不同文化元素的、综合性的、品质非常好的作品,不管它是艺术的、还是商业的,都会是好的电影。

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创办“一带一路”电影周。截至目前,联盟从首批29个国家的31家电影机构,发展为48个国家55家机构。六年来, 超过150余部影片在国内国际开展了300余场巡展。

今年“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开幕影片《倒仓》的导演张裕笛表示,来电影节就是来看电影的,在观影“一带一路”电影周展映的电影之前,自己可能从来没有看过这个国家其他电影作品。

“对我来讲,我没有去过这个地方,它是一个坐飞机都要30几个小时、非常遥远的地方。但是通过它的影像,我能有机会了解他们的一个切片,给我一个窗口的机会,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也是这个单元特别宝贵的地方。”张裕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