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六岁习射箭,八岁能御马,十岁开始随父亲南征北讨,在文学方面,小小少年更是学富五车、通经博史。

他是曹丕,曹操次子,文武兼备,自幼聪颖过人,可是,优秀的曹丕并不是父亲眼里最得意的接班人选。

哥哥曹昂遇害后,庶母所生的弟弟曹冲深得曹操青睐,曹冲病夭后,父亲又把目光投向文采风流的曹植。

上有哥哥,下有两个弟弟,中间的曹丕一直被父亲忽视,与才华横溢的曹植相比,曹丕的确占不上优势。

曹丕最后之所以取得父亲的信任,就在于他是个有理性的人,善于节制和反省,而这也是他的可贵之处。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的感悟,早他五百年的曹丕,在《丹霞蔽日行》中阐述得很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 谷水潺潺,木落翩翩。
  • 孤禽失羣,悲鸣云间。
  • 月盈则冲,华不再繁。
  • 古来有之,嗟我何言。——魏晋 曹丕《丹霞蔽日行》

简译

火红的晚霞遮天蔽日绚烂无比,一道彩虹垂挂在天际。

溪水在山谷中潺潺流淌,金黄的落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一只脱群的鸟儿,独自在云间穿行,发出无助的悲鸣。

月圆后就到了月缺的时候,繁华过后,就迎来了凋零。

这是自然规律,自古有之,我又何必为它们徒增伤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赏析

曹植的这首《丹霞蔽日行》,出自《乐府诗集 相和歌辞 瑟调曲》,诗风清丽,深婉细腻,与曹操的《短歌行》一样,同为四言乐府诗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谷水潺潺,木落翩翩”,这首诗的前四句写秋日雨后的壮丽景观,晚霞漫天,彩虹如练,谷水潺潺,落叶翩飞。

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是,美好的时刻却不能长久地保留,因为夕阳西下,天色马上要暗下来了。

所以,就有了五六句“孤禽失羣,悲鸣云间”的感叹,好景不长在,好花不常开,即便是生命中亲近的人,也不会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

”同群,光阴飞逝,年华似水,从春到秋,不过是隔了一个夏天而已,而秋天也即将被冬天所取代,年复一年,岁月是如此地迅疾。

曹植虽然身为政治家,可他也是情感细腻的诗人,骨子里亦有多愁善感的一面,对自然界的变化十分敏感,为四时风物而欢喜抑或忧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有之,嗟我何言”,后四句是全诗的主旨,也是情感的升华,是思索之后的豁然开朗,也是对自己的勉励。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繁华之后就会归于沉寂,周而复始,亘古不变,这是自然规律,与其纠结,徒劳无功,还不如实实在在地做事。

一年十二度圆缺,月亮缺了会圆,花儿谢了,还会再次盛开,可是,我们却不会再回到少年时,所以,与其伤春悲秋,不如满怀热爱。

逝水难收,落叶知秋,月盈则亏,繁华易败,唯有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这世间,谁不是那只孤雁呢,唯有认清真相,才会真正热爱它。

前四句写景,五六句承上启下,抒发时不我待的感伤之情,后四句写人生感悟,激励自己和世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活在当下珍惜拥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记

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与曹操、曹植同为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

在文学创作上,曹丕上不及父亲的豪迈,下不如弟弟曹植的飘逸,但他却留下了中国最早的七言诗《燕歌行》。

同时,曹丕还著有《典论》和《论文》,其中,《论文》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

论诗名,曹丕远排在父亲曹操和弟弟曹植之下,也是大多数人的评价,但是,清代学者王夫之却不这样认为。

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在诗论《姜斋诗话》书中,王夫之如此评价曹丕的文学成就。

学者叶嘉莹也说,与曹植的“思捷而才俊”不同,曹丕“以感与韵胜”,而这,也就是感性与理性的使然吧。

曹植率性而为,曹丕理性做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反思和总结中前行,一如他在诗中所作的总结那般。

古来有之,嗟我何言”,看清了事情的真相,还一如既往地热爱,而这,也就是曹丕能走到最后的原因吧。

参考资料

《三国志 曹丕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