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唐代〕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据说有这样的一个段子啊,公元728年,王维和孟浩然相聚长安,把酒相谈之际,玄宗忽然驾到,此时两人不知所措,布衣的孟夫子不适合素面朝天,于是乎,两人一商量,就让孟夫子藏到了床底下。谁知晓玄宗正是听说孟夫子在王维住处,欣然而来。尴尬的当下,孟夫子从床底下爬出来,气氛尬到极点,王维打破了凝固的气氛,给玄宗介绍了孟夫子,还捎带一句,孟夫子最近写了几首不错的新诗呢!好啊,台阶有了,玄宗也感兴趣,真是天赐良机啊,孟夫子略略调整一下激动的心绪,吟诗道: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王维越听,脸色越差。给孟夫子使眼色,孟夫子还在兴奋的吟诗中。王维心里暗暗叹息,哎呀哎呀,完了。果不其然,玄宗听罢,龙颜由舒到紧,默而无言,想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拂袖而去。就这样,孟夫子亲手断送了青云路。不过,孟夫子也不在意,从兴奋到释然,再到淡然,进而有生出几分茫然,这一生就这样了?

与挚友作别,“南山归敝庐”,是回到襄阳,回到那个“唯有幽人独往来”的安居处?还是再努力一把?

我觉得孟夫子这种憨憨,不做官倒还好。真的做官,能不能做好另说,他很容易得罪人的,过自己的半隐居生活,为后世多留下一些诗歌经典,把田园的生活意境提上去,为后人开拓生活的心的空间,那也是功在千秋的事情啊!

过半隐逸的日子多好啊,可以睡懒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你看这日子过得多松弛啊。

离开长安,他漫无目的地漫游。“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他漫游到吴越,秋意萧索,他有点想家了,这一想,真是一发不可收拾,这就是诗人,口子一打开,思乡之情就泛滥,“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真是又是思乡,又是彷徨无所归。仕途之路到底走不走?还不甘心就此归隐。

在建德江畔,明月高悬,真是寂寞啊!他写道:“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也只有明月相伴了。天地何其广阔啊,何必汲汲于仕途之路?随着这些年的漫游,他的入世之心淡了,隐逸之志坚定了。

他还是回来了,回到了湖北襄阳。苦闷与快乐交织。

他在《与诸子登岘山》写道: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羊祜镇守襄阳,襄阳人刻碑纪念其功绩,而自己呢?泪洒青衫,黯然神伤。孟夫子还是孟夫子啊,他不会沉浸在这种苦闷里,泪留下了,诗写下了,那就放下,那就释然,这一次真的放下了,过好日子,不负此生。

回到乡间,那种天地滋养,友朋相交,田园之乐,很是自在。这不,又有友人相约到田园相聚。“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朋友炖好了老母鸡,赏一赏田园的大好春光,开心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打开窗户,农家小院子敞开于眼前,和老友一起喝酒,谈谈庄稼种植,玩得开心,吃喝得过瘾,再过个半年,重阳节咱们再约啊!真开心。

好,回到这首诗,《夏日南亭怀辛大》。

安顿下来的孟夫子,自在了,也自由了,这十几年啊,自己套牢自己,不放过自己,何必呢,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山水田园有微妙而可观。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夕阳西下,天突然暗淡下来了。池塘里的月亮映照出来,慢慢地升起来。入夜了。孟夫子解开了头发上的绑绳,披头散发,在这清凉的夏夜,一个人,不用估计那么多。孔夫子也这样啊,“子之燕居,夭夭如也,申申如也”,圣人也喜欢放松自在呢。

“开轩卧闲敞”,打开窗户,凉风吹进了,很清凉。闲散地躺在一个宽敞的席子上,感受着,享受着,很惬意,很宁静。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从来没有这样宁静过,这种体验,让诗人的感受更细微和灵敏了。夏夜的凉风中送来了荷花的清香,幽幽微微,清清淡淡,若有若无。竹叶山的露珠,滴答滴答地落在地上,落在池塘里,落在荷叶上,落在心上,那么清晰,那么清透。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多久没有这么清净了,终于找回了清净本心,在这片刻,那种深深的安顿,多久没有体验到了。这个时候,真的想要把古琴取过来,来弹出此时的心意啊,可以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想到这里,突然想到好友辛大,好久不见了,身边的朋友,他还是能引以为知音的。悠哉悠哉,漫漫长夜,纳凉,怀远人,空幻一场。余意悠长,那一份空灵,带着一些惆怅,带着一些清凉,诗人之意,之心,之情,尽涵于此。这是孟夫子的静心之夜,悠哉悠哉,兴发了千年的余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