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走进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鹤林村三黄鸡养殖示范基地,一排排鸡笼整齐排列,现代化的生产线正在自动喂水,相比过去传统粗放的饲养方式,智能化养殖让家禽住进了“别墅”,一人便可操控全场,既节省了人工成本,又提高了产量。该示范基地占地160多亩,年产优质三黄鸡鸡苗560万羽,今年4月份还获评2024年第一批广西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基地的成功转型,正是得益于广西冠昌农牧有限公司在仁东镇人大、农业农村部门等大力扶持及帮助下,大力引进的先进生产技术及设备,推动三黄鸡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公司负责人罗绍介绍:“近两年我们抢跑科技强企、科技兴农新赛道,不断通过智能技术的运用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升级,实现产业增产增效。现在基地有鸡苗590万羽,存栏种鸡5万套,每月能产种蛋104万枚,年产能达到624万枚。全部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配种,种蛋生产出来全部用全自动孵化机进行智能孵化,孵化出的优质鸡苗一部分给与公司签订合同的农户养殖,一部分销售到市场,年产值可达1180万元。”

与传统养鸡场不同的是,鹤林村三黄鸡养殖示范基地引进现代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及养殖、输送、清理、分选等智能化全套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养殖环境、疫病防控等关键指标,降低养殖过程风险系数。工人只需要操控智能柜上的不同按钮,就能实现“一键启动”供水、换气、调温、照明、清粪一体的自动化作业,实现“人管系统、系统管设备、设备养鸡”的经营流程。基地智能化管理不仅提高了三黄鸡的成活率,也带动了饲养规模的稳定上升。2023年基地出栏优质三黄鸡500万羽,年度收入达1000万元。

除了种鸡繁育、鸡苗孵化、优质三黄鸡饲养,近几年该企业还辐射发展饲料生产及果蔬种植产业,并通过三黄鸡饲养、果蔬种植等产业帮扶方式,依托“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经营模式,带动鹤林村脱贫户及周边群众参与三黄鸡养殖产业链发展,科技助农增收致富,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我在这里工作四年了,现在每个月工资2900元,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从农技推广人员那里学到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养鸡还能拿到分红,我很满足。”养殖户沙雁剑高兴地说。

玉州区人大代表、鹤林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长林表示:“有了先进科技的助力,我们镇人大发动村联络站代表力量,鼓励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科学养殖的行列中来发展家庭养殖,通过土地租赁、保价回收等方式,村民每年能拿到2000元至8000元的分红,而且大家也不用愁技术和销路,政府、企业都会帮忙解决。”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村民致富有盼头。据了解,2020年至今,企业累计发展合作农户1400多户,其中脱贫户22户,共带动农户增收7000多万元。

近年来,玉州区积极探索“科技+三黄鸡养殖+智慧助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新路径,利用本地生态优势,以养殖基地为引领,引进智能化的养殖设备和先进技术,加强三黄鸡良种繁育、科学养殖以及疫病防控等农技推广指导,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及技术创新,壮大发展三黄鸡特色养殖产业,推进产业联合、资源联通、效益共享,以产业兴、民富足助推乡村振兴。(陈佳佳、文达新、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