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行进中国”广东调研采访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后的石坪村,瑶族与壮族文化相映成趣。陶意摄

端午节刚过,清晨的石坪村被一阵雨水唤醒。30岁的丁球凤一早便来到村里改造后的会议室,准备一天的接待工作。乡间小道上,惟妙惟肖的瑶族婚礼墙画、壮族铜鼓壁画,在仲夏的雨中氤氲着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

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镇的石坪村,如今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丁球凤是农村职业经理人,村民们亲切地称她村里的“CEO”。

2022年广东开始实施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被视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为推进此项工程,广东启动了“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用三年时间培养超过1000名经营型人才,实现从“一颗星”到“满天星”。

丁球凤凭借乡村经验和个人素质,成为了首期100名农村职业经理人的一员。

农村职业经理人工作并非易事,在将石坪村改造成“网红村”的过程中,丁球凤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农村思维观念的改变、长期闲置宅基地的盘活、丢荒耕地的使用……

如何破局?“开发的关键是盘活闲置资源,带动村民参与。”丁球凤联合农业头部企业、培训单位等一起进驻石坪村,运用流转、入股、托管等方式,盘活了承包地、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等资源。

如今,石坪村打造了“修旧如旧”的游客接待中心、乡村咖啡酒吧、公共餐厅、旅行民宿、篝火晚会、共享菜园等。在2023年为村里带来了600多场次的培训团建活动,带动了826名农户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球凤(左一)正在向游客介绍石坪村。受访者供图

乡村面貌的改善,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创业。“00后”姑娘蒋新宇回到村里开办咖啡厅,从一名“小白”成为咖啡师;在县城工作的王敏丽,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管家”……

“乡村急需综合型和经营型人才,以及更多年轻力量加入。”广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专职副主任龚国军告诉人民网记者,在南粤大地上,农村职业经理人正在链接撬动内外资源,给广袤的乡村带来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后,石坪村里的咖啡馆。受访者供图

“百千万工程”的活力,也在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帮扶协作。丁球凤所在的清远市,参与了近期广州地铁举行的“流动百千万·地铁优鲜购”——轨道上的名优土特产展销活动,借助“车站数百、运营里程过千、客流千万人次”的“湾区轨道交通百千万”资源,让丝苗米等清远“土特产”走进更多城市的餐桌。

“夏天的柳叶马鞭草开了,生吃的水果玉米熟了。”日前,丁球凤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段石坪村视频。在她看来,垄上看花、田里种菜、围炉煮茶、村道赏画……“百千万工程”让石坪村众多“沉睡”的资源焕发生机,成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注脚。(宋丽云、涂胜、李彤、黄盛、王天乐、欧阳易佳、张素玲、张永生、朴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