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过一篇分析“请说中文”是否正确的文章,起因是看到一位高校教师称这种说法不对,而且错了多年。在文章里,我反驳了这位大学教师的观点,指出“请说中文”完全正确,没有语法毛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论据主要有三点:一是通过其自身矛盾反证,他自己都说“读中文”,我认为“读”与“说”相似,既可读则课说;二是根据词典对“中文”的解释,指中国的语言文字;三是汉字有音,有音就能说。

这位大学教师在其短文下面的回复中还说到中文不严谨,这是大毛病。对此我也顺便予以了反驳,指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模糊性,都不可能绝对严谨,模糊性是语言先天特点,但绝对不能说是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发出后,有人反对我认为观点,支持大学教师,但总体来说支持我的更多。反对我、支持大学教师的人摆出的理由,最多的是所谓“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是叶圣陶说的,反对我的人引用此言,目的当然在于显示出权威性。

但是他们不知道,这句话后面还有呢。叶圣陶原话是这样说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何谓“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我理解为:“文”源于“语”,不能只用来指书面的字,故合称“语文”。

在讨论这些话题时,为了尊重那位大学教师的隐私,我特别注意对其账号与头像打了马赛克,因为我预料到会有人攻击他。作为985高校教师,称“请说中文”错误已属奇葩,更何况他说中文不严谨是大毛病,这是更严重的认知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位大学教师也看到了这篇文章,并留下一段更加不可思议的话。这位大学教师说我是在蹭他流量,可笑,他不过几百个粉丝,又不是名人,自己都没有流量,哪还有流量给我蹭?

这位大学教师还指控我攻击华东师范大学,是心怀叵测。这大帽子扣得我战战兢兢,两腿发抖。其实我只想表明一个意思,即我觉得他的认知水平与华东师范大学不匹配,并且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大学教师再次重申了他之前的一个观点,说汉语不严谨,说汉语语意具有模糊性,“喜欢模棱两可,糊弄过关”,说汉语“不像英语那样逻辑严密,组织语言像数学题一样丁是丁卯是卯”。说实话,这种说法,我觉得不可理喻。

首先,他这段话是用汉语表达的,我看不出任何模糊性。他准确地表达了三个意思:一,我蹭他流量;二,我心怀叵测;三,汉语不如英语严谨。对于这三点意思,我想不会有人觉得存在模糊性,不会觉得他哪儿说得不严谨。

其次,我再次重申,所有语言都有模糊性,这是天生的,而且这是特点不是缺点。语言的模糊性有利有弊。有时候人们会刻意追求模糊性,比如外交辞令。但是,这绝不能说成汉语“喜欢模棱两可,糊弄过关”,这种说法无知透顶!

第三,我经常看带字幕的美国电影,发现人物对话也会发生误会,证明英语也具有模糊性。而且实际上,语言的模糊性因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是必然的,不可能存在一种没有模糊性的语言。比如,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写尽自然界的绿色。

第四,语言是工具,能否严谨表达取决于表达者,不能驴不走怨磨不转。比如上面图中三句话,第二句是错误的。这是表达者的错误,而不是语言的错误。如果你想把意思说清楚,如果你有能力把意思说清楚,那么你就可以说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国人学中文,肯定不是只学写汉字,也包括学习读,学习说。所以“请说中文”是没有毛病的。当然,外国人学习中文比较困难。这很正常,很多中国人学英语也感到特别困难。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的八大智能理论,语言智能本来就是一种天赋,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好的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学不好,不能因为有人觉得难学,就把原因归在语言身上。语言是客观的,人是主观的,应该在人身上找原因。对于从事语言教学的人来说,首先应该反思自己教学有没有问题,再看学生学习能力有没有问题,而无论如何,也不能说语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