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18日讯(编辑 李响)近期,由某股份制银行创设的“新质生产力债券篮子”正式上线交易,作为全市场首个新质生产力主题债券篮子,其优选符合新质生产力标准的公司类信用债券,旨在满足市场机构对一篮子配置交易优质信用债券的需求。

我国国内市场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债券融资方面,以科创债券为主要载体。今年来,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债券融资工具在发行方面成果显著。据Wind数据显示,以发行起始日统计,今年以来,科创债券发行只数已达到509只,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达到5062.91亿元。其中多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国有企业发行为主,发行期限较长,利率较低,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发行积极性也在明显提升。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科创债符合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已经是债券市场创新品种的“顶流”了。科创债相关产品与业务模式的不断推进,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均大有裨益,未来发展空间可期。

3000万新质生产力债券篮子,创新点何在?

近期,某股份行“新质生产力债券篮子”正式上线交易,该篮子优选3只短期企业信用债券,其发行人均为在行业内掌握核心科学技术的大型企业,每只债券券面为1000万元,涵盖了绿色债券、可持续挂钩债券和科创票据债券等多个品种,每月底进行调仓。

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2023年6月28日正式推出的银行间市场债券组合交易业务,即投资者通过交易一篮子债券组合实现策略交易或跟踪指数等目标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业务,它的出现推动了银行间市场真正迈向债券投资的2.0时代。

业内人士表示,“‘债券篮子’业务上线后,受到了市场机构的积极关注和认可,吸引了全球近百家投资者参与交易,参与者普遍认为‘债券篮子’在提升债券资产灵活配置和交易效率、降低流动性风险、助力高效管理投资组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在新质生产力“债券篮子”方面,少有产品涉及。市场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市场已经有新质生产力指数、新质生产力贷款等产品与业务模式,而债券方面还缺少相关标的。上述股份行的“新质生产力债券篮子”为填补这一空白做出了有益探索与尝试。

中债资信技术标准部技术研究业务线负责人张帆对财联社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尤其需要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的科创企业是更适合股权投资融资的,但是由于近两年我国上市这个赛道已经比较拥挤了,股权资本退出的难度在加大,这时候更需要发挥债券市场多元融资渠道的力量。我国债券市场已有160万亿左右的规模,这是一个相当大的体量,这么大的一个蓄水池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债券融资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今年科创债券发行数量超500只,规模超5000亿

据了解,我国国内市场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债券融资方面,以科创债券为主要载体,按照审核机构不同可以分为科创债和科创票据,其中,科创债由证监会审核,在交易所上市流通;科创票据由交易商协会审核,在银行间市场流通。

从今年科创债券发行数据来看,据Wind数据显示,以发行起始日统计,今年以来,科创类债券发行只数已达到509只,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达到5062.91亿元。其中,科创票据占比过半,达到307只,发行利率多在3%-6.82%。整体来看,科创债券多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国有企业发行为主,发行期限较长,利率较低,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发行积极性也在明显提升。

仅以科创债表现来看,据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统计,今年1-5月科创债发行量1833亿元,月均发行量约367亿元,高于2023年的289亿元。

科创债扩容势头强劲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科创企业融资需求增加,政策层面也给予很大支持力度;二是从债券市场来看,今年以来债券发行利率不断走低,对企业债券融资需求有所提振;三是科创债发行主体和资金投向与科技金融支持导向高度契合,再加上债市面临资产荒,投资者对科创债的认可度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从发行人类型看,今年1-5月公开发行的科创债中(私募债未披露募集说明书,故仅统计公募品种),发行人为科创企业类的发行量占比达到88.6%。不过非科创企业同样可以发行科创债\科创票据,但对资金投向领域及比例有限制。

中债资信企业与机构部资源公用业务线负责人王云鹤对财联社表示,非科创企业发行科创类融资工具,主要通过对资金用途的管理来实现。一般来说,科创票据要求募集资金用于科创领域的比例不低于50%;科创债要求募集资金用于科创领域的比例不低于70%,且用于产业园区或孵化基础设施比例不超过30%。

科创债未来大有可为

张帆表示,科创债符合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策支持力度很大,科创类债券在发行备案时有“绿色通道”,发行效率比较高,且成本比较有优势,现在3年期高等级科创类债券的发行成本平均在3.32%,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王云鹤也表示,科创债未来大有可为还基于相关创新品种在注册发行的便利性、产品定价机制和条款的灵活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如交易商协会推出的混合型科创票据,通过股权投资或基金出资等方式投向科技型企业的主体,围绕期限结构化条款和增信方式等维度进行创新,从期限、收益灵活性等角度更好匹配科创企业融资需求。

随着市场上“新质生产力债券篮子”的推出,业内人士认为,该类债券组合工具提供较低融资成本、满足了市场机构投资交易高新科技企业债券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了包括固定利息收入和潜在股权增值等多种回报方式,能够吸引寻求长期投资回报的投资者。而这些投资者往往更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这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目标相契合。

未来随着科创债市场支持服务机制不断优化、科创主体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持续完善以及投资人研究的深入和认可度的提升,科创债市场容量及市场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更优质高效助力科创企业融资,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