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小罗

这段时间,很多老玩家显示出了“找回青春”的迹象。原因是几个老游戏突然扎堆有了新动向。最重磅的自然是《魔兽世界》国服回归的技术测试;然后是《剑网3无界》公测上线。一时间,许多人回归到自己熟悉又焕然一新的世界,十分热闹。

但我也总是从一些老玩家那里听到另一种说法:期待已久的老游戏或者续作终于上线,他们第一时间打开游戏,却玩了一会儿就没有兴致了。现在回想起来,可能不是当年的游戏有多么好玩,而是因为可以和朋友一起玩;或者,当时他们刚好处在一个除了玩游戏之外,其他事情都不太需要操心的年龄。换句话说,哪怕游戏依然好玩,自己也没有那个条件去沉浸和享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怀旧服也一并端了上来

我自己很少玩MMO,不过在其他类型的游戏里也有类似的体验。几年前,我玩过一部带有生存恐怖要素的射击游戏地铁2033》。这个系列都是单机,但我因为有点害怕,所以选择和朋友坐在一起玩,两个人轮流摸黑探路或者对着丑丑的怪物“突突突”。要是不小心把呼吸过滤器用完了,导致卡关,就把手柄扔给别人“甩锅”,看对方拼命憋着气试图找到办法通过这一段路。虽然玩得很蹩脚,但也让这个惨兮兮的后末日游戏变得非常欢乐。当然,这和“地铁”系列本就是风格特异、品质也不错的游戏不无关系。后来我又买了《地铁:离去》,游戏本身倒是更上一层楼了,我一个人却怎么也玩不下去。

工作状态也非常影响我玩游戏的心情。尤其是现在,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没有太明显的分野,在卡稿子或者心累的时候开一局游戏“缓缓”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这种时候,我对游戏的耐心变得非常有限,经常是玩不了一会儿,一旦碰到什么不顺心的关卡,就开始觉得急躁,也很容易对各种挑战和解谜丧失兴趣。

这乍听起来有点滑稽,毕竟寻常逻辑是打游戏影响上班,而不是上班影响打游戏。但实际情况是,一旦脑子里带着未完成的工作打游戏,我的内心深处就会充满焦虑,好像一直在运行大内存的后台程序。结果就是,大部分情况下,这样做起不到放松作用,还不如出门散个步,放空一下大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难分清我究竟是喜欢前作,还是喜欢玩前作时自己的状态

就连一些为了喜欢的作品“用爱发电”的活动,我也开始觉得有点力不从心,感觉我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不耽误既有的商业逻辑发挥作用。厂商挣钱还是亏本,继续推出杰作还是狗尾续貂,玩家能影响的地方很有限。

所以,哪怕我依然不喜欢一些快餐游戏,而且无法理解玩家社区里一些为了虚拟角色大打出手的行为,我也很难贸然说些“吃点好的”之类的嘲讽话。投入娱乐本身是有成本的,可能相当一部分人就是无法拿出较多的时间、精力成本去享受复杂的内容,课金花的钱反而是最容易支付的代价;而能够为虚拟的东西牵动神经,可能说明这些人的心性还没有被磨平到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不喜欢的地步。

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我发现自己现在的确更青睐游戏之外的放松方式——工作的时候和玩的时候都盯着屏幕也很累嘛。如果不是天太热的话,我这会儿可能已经在准备出门散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