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楼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其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看似写的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之兴衰荣枯,而实际上映射的可不只是这样小小的几个家族,其以看似小的舞台,还有一个大观园反映的是万千世界,各味人生。

在整部红楼之中,除了宝黛二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其实并不是薛宝钗,也不是史湘云,当然更不是那些须眉浊物,而是“凤辣子”王熙凤,这个“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风云人物,其存在感是最明显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红楼少了凤姐,整部书至少要少去三分之一的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主,极其精明,机关算尽,是一个堪比曹操式的人物,有万千心眼子,多少男儿莫不能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其一言一行透着算计,协理宁国府是她的高光时刻,弄权铁槛寺又是她的人生污点,当然因她的权谋设计而死的还有贾瑞和尤二姐,她毒设相思局,一步步把贾瑞逼上绝路,她赚入大观园,又以蛇蝎心肠害死了尤二姐,可以说凤姐身上有着好几条人命,她的结局一定会被清算,而她这一系列的恶行,势必也将加速贾府大厦的倾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熙凤很会抓事物的主要矛盾,她作为贾府的实际管家人,是因为她得到了贾母和王夫人的充分信任,尤其是获得了贾母的首肯,这很难得,所以她才会有恃无恐。关键她会办事,她知道贾母非常疼爱外孙女林黛玉,在林黛玉刚进贾府的时候,她的一番操作和表演,真是恰到好处,让人称绝,无论是对贾敏故去的伤感,还是夸赞黛玉像贾母的亲孙女,都能看出来这凤姐的情商确实是非常高的,就算王夫人突然提出的问题,凤姐也能对答如流,而且还说到早就准备了上好的布料为黛玉做衣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部红楼著作,多次提到了家庭聚会,无论是王熙凤,还是薛宝钗亦或贾宝玉,他们的生日聚会都是红楼着重描写的,再者,元宵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贾府也会组织大量的聚会,这聚会之上,都是盛宴的安排,作诗猜谜好不热闹,而这些宴席之上也能反映很多的人物关系,凸显不少家族内部的问题。

在这多次的盛宴之上,王熙凤一直都是闪耀的星星,她的表现欲强,存在感也非常明显,而整个家族的宴饮标准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下降,这也是个暗线,说明了贾府江河日下的窘境。

王熙凤热衷于参加贾府的聚会和盛宴,当然老祖宗贾母非常喜欢组织跟孙辈们的宴饮,这是个很重要的因素,王熙凤的生日,贾母都亲自安排尤氏去张罗,而王熙凤借机却又拉了仇恨,她逼着赵姨娘和周姨娘也得出份子钱,周姨娘倒还好说,那个赵姨娘跟凤姐并不对付,这样因对头的生日而要被摊派,赵姨娘怎能不怨恨?八十回后的原稿里,赵姨娘如果能够得势,很可能向凤姐发难,这“哭向金陵事更哀”很可能也有赵姨娘的一把力,毕竟墙倒众人推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这样说,王熙凤的荣辱沉浮其实就是贾府兴衰荣枯的一个缩影,王熙凤得势的时候也是贾府兴旺发达的时候,王熙凤落魄被人欺,也是贾府败落、大厦倾倒之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红楼梦》的第四十三和第四十四回里集中反映了凤姐的事迹。尤氏跟平儿的对话就很耐人寻味,她认为王熙凤非常细致,各种敛财,打理得是非常到位,但她搜罗这么多钱,她也使不了,到时候得带到棺材里去,而脂批对此也有评价,所谓“此言不假,付下后文短命”。这是很明显的八十回后原稿的线索,凤姐八十回后一定是很悲惨的,会短命而亡,这可能是因为贾府败落,凤姐“落地凤凰不如鸡”,而遭到了欺侮,也可能因为她在大厦将倾之际,费尽心力,无法改变事实,导致了积劳成疾而死,总之是个悲情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从二令三人木”,说得是贾琏和王熙凤的三个阶段,贾琏一开始是顺从听从王熙凤的安排,后来在凤姐不得势的时候,贾琏反过来向王熙凤发号施令,而最后一个阶段贾琏干脆把王熙凤给休了,一生心高气傲的凤姐到时候能忍受这样的打击吗?这样的命运变换,她还能适应吗?

尤氏对王熙凤说的很多话都是“一语成谶”,她们两个各自是东西府里的内当家,虽然平时斜科打诨,但实际也冲突不少,在尤二姐一事上,凤姐就将尤氏搓揉得不轻,而尤氏也经常抓住机会就奚落凤姐。

尤氏笑道:“只许你那主子作弊,就不许我作情儿。”平儿只得收了。尤氏又道:“我看着你主子这么细致,弄这些钱那里使去!使不了,明儿带了棺材里使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氏在凤姐生日的时候就曾经提出,好不容易让凤姐过了这样一个风光的生日,但是过后凤姐很难再有这种待遇和享用,为此尤氏还曾奉劝凤姐“灌丧两钟”,这难道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吗?而庚辰本在此的脂批也很明显,“盛筵难再”,这不仅仅指的是凤姐生日的大铺张很难再有,更是直指贾府也是日薄西山,难再辉煌,走向没落已经是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母因问道:“前儿这些人家送礼来的共有几家有围屏?”凤姐儿道:“共有十六家有围屏,十二架大的,四架小的炕屏。内中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寿图’的,是头等的。还有粤海将军邬家一架玻璃的还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原著的第七十一回里,正值贾母八十岁寿辰,又是凤姐的出场,她汇报了很多珍贵的礼物,还专门点出了江南甄家送了一架很大的围屏,这里还提到了“满床笏”,而不久之后,甄家就遭到了查抄,而红楼“真假映照”,甄家的遭遇不久以后就会体现在贾府,而贾府随即就来了个抄检大观园,这是贾府被抄的预演,八十回后原本里那些惊心动魄的事围绕贾府败落而展开,“登高跌重”的上演,让贾府最后“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烈火烹油已成往,鲜花着锦终为空”,贾府从荣到枯,从浮到沉,经历的是大起大落,一场梦幻,一场虚妄,正如脂批所说,当“真事欲显,假事将尽”的时候,一切的变化都是雷霆之势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假也好,是非也罢,这黄粱一梦,还是南柯一梦,在你惊醒的时候,又是否会因此感悟到些什么呢?

“红楼情未了,石头传奇长”,纵横点红楼系列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的赏阅和支持,创作不易,敬请尊重,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其他平台发布本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