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9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老师总是在孩子考试前不断叮嘱:

“一定要认真检查啊!”

“考完至少检查三遍!”

但结果是怎么样的呢?——基本没用。

很多孩子无法安静答题且不会主动检查的,考完都做三件事。“发呆”“开小差”“睡觉”。有的甚至在桌上画出一幅连环画了……答题后到底该怎么检查呢?老师需要把这些方法教给孩子们。

开始做题时,就要为检查做准备

1.遇到拿不准或不会做的题目,用铅笔在试卷处做一个自己能看懂的标记,回头检查时重点检查。

最后的检查一般分为两步:

  • 第一步:看“有没有遗漏”。

首先看好题目。题目要求我们做几项,把题目的要求看清楚。看的时候,可以建议学生拿笔标注项目。之后,解读这些项目。

例如,题目要求“补充填写成语后,画出属于寓言的两个成语”。题目要求我们做两项任务,同时画出两个成语。一不小心,漏做一项,再不小心,少画一个。分数就是这样丢光的。

又如,有时候题目要求“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句”,很多孩子一直做题,很快忘记回到文中划线。类似这样的项目,容易被遗漏,检查的第一步,专门“治漏”。

  • 第二步:看“有没有做错”。

错误,其实是查不出来的。错就是错。能查出来的,就不是错。我们说的“错”指这三类:

第一类:题目看错。例如,让你画横线,你画波浪线;让你选择错误的打“×”,你把对的打“√”,这叫“白做之错”。 第二类:位置做错。例如,让你在这条线上填写,你填到那条线上;让你在这道题下做答,你把答案写到那道题下。 第三类:答的内容错。这一类,只能等着扣分,和检查无关。

2.草稿纸也要好好利用,不要东一笔,西一笔。做题打草稿时按顺序来,检查时按草稿来,既方便又能节约时间。

3.卷面及字迹一定要干净、整洁。如果平时学生写字比较潦草,老师一定要提醒他把字写清晰。字面整洁与否,不但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成绩,而且也更有利于检查的进行。

教你一招:垫板检查法

考试时带一块白色的垫板。考完后检查时,用垫板遮盖试卷,逐行往下推移。露出一行,看一行。这样检查最有效。

为什么?让孩子检查时注意力集中,眼睛关注一行,才能够看清这行到底写什么,不至于稀里糊涂的。满纸都是字,不遮住“暂时无用的信息”,好像都在检查,其实就是走马观花。

当然,结合第一项的步骤建议,使用垫板检查时也可以分步骤执行。

总之,告诉学生,让眼睛集中盯在一行上,逐步检查。

不同科目检查时,要注意

  • 语文——重点检查阅读题和作文

一般来讲,语文试卷前面的题目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例如,注音题、默写汉字题等,像这样的题目,即便再检查,不会读的字还是不会读,不会写的字还是不会字,所以,类似这样的题目可以简略检查。

语文中的阅读题是检查的重点。

检查时文章再多读一遍,往往对文章理解就会更深刻,感想也会更多。

另外,阅读题即使对答案没把握,也建议多写一些内容,因为这类题常常是按点给分的,写出的得分点越多,得的分也越多。

关于阅读的主观题,我们给出检查的操作的步骤为:

1.引用原文。回答主观题时,不要自说自话,可以更多引述原文中的关键句。 2.善于联系。联系自己的理解,联系生活的实际,联系文章内容,联系过往知识。有联系,让人觉得回答有依据。 3.合理推论。根据之前的引述、联系,进行推论。这一步可以增补推论形成的过程,让人看到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4.明确表述。说出你的主观意见,做出明确的回答。

作文也要重点检查。作文最忌讳有错字、错句及用错的标点。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作文错误太多,涂改太乱,建议在草稿纸上列出大纲后再写。

作文检查两次。

第一次,一边看一边改,增补或删除,好好调整,用好修改符号; 第二次再总体读一读,做些校正。然后,不要再看了,水平如何,基本就在那里了,更多消耗时间无意义。
  • 数学——重点检查选择题和应用题

第一:选择题是数学检查的重点。

检查时,题目一定要认真重读一遍,看准备题目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答案”,还是“错误的答案”;是要求选“最多”,还是要求选“最少”。

第二:应用题不要一看不会做就什么都不写。

静下心来再读一遍题目,把能用的公式或理论写在草稿纸上,理出思路,能想出一步算一步,都写在试卷上,因为应用题是步骤得分的,即使只答对一步,也会有步骤分。

  • 英语——重点检查语法题和作文

第一:语法题是英语考试检查的重点。拿不准的、记不清的语法可以凭借语感来作答。

第二:同语文的作文一样,英语作文写完后也要多读几遍,一定不要出现错词或错句。宁可用很短很简单的句子,也坚决不用拿不准的句子。

题会做,但是却因为做错或漏做题而失分,要比难题不会做更加让人惋惜。要想少产生一点这样的遗憾,就要学会如何去检查一份试卷。

这些具体方法转给孩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丨 微言小数及网络

编辑丨智库君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