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李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仲夏时节,万物丰茂。漫步在石海矿业生态修复项目的林荫小道上,空气清新,满目苍翠。“现在这里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绿化率很高,空气也好了,有时间会经常带孩子来公园玩儿,心情很不错。”6月16日,家住附近的村民王素花表示。

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废弃矿山,山坡上是采石灰岩矿留下的众多坑口和峭壁,看上去“伤痕累累”。如今,经过生态修复,这座废弃矿山华丽转身,焕发出新的生机。

石海矿业生态修复项目位于临淄区金山镇,地块曾是一处因历史开采活动而受损的矿山。自该生态修复项目立项以来,临淄区自然资源局坚持高位推动,持续发力,通过场地平整、覆土、绿化种植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当地的地质环境,恢复了生态功能,治理面积达到400余亩。

面对难度较大的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临淄区相关部门打破常规、创新思路,将矿山生态修复与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有机结合,高标准实施石海矿业生态修复项目。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临淄区自然资源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遵循“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园则园、宜水则水”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治理措施。通过治理,项目恢复了土地的耕作条件,新增耕地120余亩,同时新增绿化种植8000余株,显著带动森林蓄积量和固碳量提升。

该修复项目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也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效益。通过向村民发包新增耕地进行耕作、粮食产能指标交易等形式,切切实实增加了村民收入与财政收入,成功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统一”。

在验收通过的基础上,临淄区自然资源局积极总结修复经验,主动探索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之路,借鉴石海生态修复项目的经验,结合地貌特点,打造齐陵街道北山矿坑主题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为全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据了解,齐陵街道北山生态修复项目在矿山生态修复的同时,科学植入文化演艺、科普教育等多场景,建设健身阶梯广场、齐文化展示广场等特色公园配套设施,将历史遗留矿山打造成“以山为幕”的矿坑主题公园

目前,我市矿业开发已基本实现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矿地关系和谐化,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初步形成,绿色矿山建设成效显著,实实在在地惠及了民生,在绿色发展中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