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地是容不得半点儿马虎的,“我还年轻,失败了没关系”这样的想法也绝对不能有。对于学生来说,过去的每一天、每一刻都不可能重来。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最佳状态。年轻不是我们的借口,因为一旦失败便永远无法弥补。

——大村滨

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了20余年的中学教师,我深知好的教学需要教师自身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信心,更需要教师发自内心的激情和努力。从我们选择教师这份职业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我们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最佳状态,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是无限大的。

教学这件事》这本不厚的书浓缩了日本教育家大村滨老师从教50余年的心得感悟与教学智慧。大村滨是日本语言教育先驱,也是备受日本教育界尊重的教师、学者、专家。读她的书,她像一位坐在我身边的老前辈,将其教学故事、教研态度和教学方法娓娓道来,让我深刻感受到温柔与坚定的力量。我在讲台上站了这么多年,每天想的不是教案,就是作业;在意的不是学生的成绩,就是学生的表现;但其实教师更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如何时刻保持最佳状态,尽最大力量去提高自己的专业度,去打造属于自己的魅力课堂。

教学研究是从教的前提

教师的日常工作千头万绪,我们很容易迷失在细碎、繁杂的日常工作中,忘记或忽略了教学研究。但在大村滨看来,不做研究的教师根本算不上是教师,至少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教师。一个失去了学习热情的教师,他和孩子已然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一个不了解学习的快乐和痛苦的教师,他和孩子根本不可能产生共鸣。这样的教师,是无法理解学生、无法抓住学生的心的。

关于教师工作后的学习,其实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我们并不是因为年轻才不得不参加培训,而是想通过培训学习如何将年轻的心态一直保持下去。

事实上,如果教师能够走出舒适区,保持学习,保持精神上的“年轻”状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度,那么学生也会被教师的专业所打动,并始终以教师为榜样,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做“专业”教师,而不是“好人”教师

很多教师都是因为“喜爱孩子”而选择成为一名教师,但“喜爱孩子”既是教师的优点,又是教师的软肋。因为教师可能会被这份喜爱蒙蔽了双眼,一味地追求做受欢迎、受孩子喜爱的教师,而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爱应该是为他们做好长远的打算——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动用自己所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想方设法地提高孩子的能力,以使他们可以在未来幸福地生活。如果仅仅是摸摸头、一起玩、语气温柔,而没有强大的教学实力,这些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大村滨在书中举了很多教师“不教书”的例子,比如,在学生进教室时就问“在家读了吗”,在写作课上让学生自己写,而教师在一旁处理自己的工作或者只让学生把作文带回家写。在大村滨看来,这些都是“不教”的做法。教师不应当是“检查官”,学校、教室也不是检查作业的地方,而是让学习发生的地方。这些都让我产生了莫大的感触,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我恍然大悟: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让学习真正发生在课堂上。

打造魅力课堂

大村滨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打造魅力课堂为方向。所谓魅力课堂,就是指对所有学生都有吸引力的课堂,能让所有学生感受到自己进步的课堂。

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在备课时要围绕“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用在哪儿”来设计教学方案,而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知识生成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来发现解决问题的实际路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高度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师时时刻刻都要去深刻思考:我要成为怎样的老师?我要打造怎样的课堂?我要如何对待我的学生?这些核心问题能够帮助教师用“匠人精神”将每一堂课进行精雕细琢,这样的课堂才会有温度、有深度,才能让所有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和感动。

合上这本薄薄的小书,我心里充满了力量。这本书不仅给予了我继续勇攀教学巅峰的底气,更让我明白要为提高自己当下的教学能力而努力奋斗,更要怀揣着对学生的爱,一步一个脚印地,变成自己内心深处期待成为的教师,变成学生心目中期待你成为的那个教师。

此刻,我暗自下定决心:在教学生涯中,我要时刻保持最佳状态,好好享受站在讲台上、站在学生心中的时光!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19日第10版

作者:罗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