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耿玲报道)6月15日,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团队成员、学院科技处处长全宇娆,基地特聘首席专家、北方民族大学张景明教授一行赴伊金霍洛旗苏布尔罕非遗嘎查村、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开展“非遗”考察调研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伊金霍洛旗文旅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苏泊尔罕嘎查作为自治区首个非遗嘎查,2023年7月入选首批自治区首批非遗特色村镇。它以一个个独立的工作室集中的展示了伊金霍洛旗的各级非遗项目如马文化、会盟乃日、皮衣雕刻、剪纸技艺、蒙古包制作技艺、蒙古族服饰制作等。特别是展馆整体的设计集中体现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路径与重点。

在实地考察了苏布尔嘎非遗嘎查如何将历史文化资源与非遗传承、文化旅游有效结合的成果后,全宇娆处长指出我们一定要在此次平台搭建的基础上,双方科研人员要积极挖掘黄河几字弯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深层内涵,努力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和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质量与水平。

艺术系李红梅主任与张景明教授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学科建设经验展开了细致的交流,对于如何开展下一步的平台活动方案和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日下午,团队在文旅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该基地结合历史渊源、文化发展等角度讲述民族地区中华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结合视听技术,数字化的体感体验游戏等,使团队成员在非遗考察的基础上提升了思想高度,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性。平台特聘教授张景明在该场馆中为团队成员开展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知识的现场教学。充分发挥了双方互建平台,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日的实地考察活动作为本次启动仪式的重要环节,将对双方围绕黄河几字弯区域和鄂尔多斯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及北方民族文化艺术交往交流交融等主题,共同培育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研究项目,形成一批有重要学术意义的研究成果,以此打造专业特色方向,促进学科内涵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李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