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麦浪,颗粒归仓,又是一季丰收粮。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6月18日17时,河北省小麦已收获3282.6万亩,占比超过97%,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抓起一把金黄的麦粒,石家庄市栾城区恒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玉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他种植的1000多亩小麦,平均亩产600公斤左右。“小麦颗粒归仓,丰收是妥妥的。”说起今年小麦的收成,陈玉柱挺满意。

夺取夏粮丰收,对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至关重要。今年河北省“三夏”生产,从部署到落实,不仅抢早一步,而且措施更实、更细。

早在“三夏”战役打响前,河北省就对“三夏”生产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省委农办成立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交通运输、公安交警、气象、粮食储备、供销以及石油石化等部门参加的“三夏”生产工作专班,推动各地落实落细“三夏”生产措施。

稳定播种面积是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去年,河北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在各级各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通力协作下,所有积水地块在9月底前全部退水,全省上下抢时抢墒播种,冬小麦实现应播尽播、能播尽播,播种面积较上年增加10.1万亩。

“三夏”生产,农机“一马当先”。河北省以县为单位,准确掌握在用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分布情况,建立机具保障清单,动态发布各地小麦成熟时间、农机供需等信息。省农业农村厅与省交通运输部门印发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运输车辆通行明白纸,落实农机大件运输优先许可和免费通行政策,发放跨区作业证2.2万张,开辟高速“绿色通道”1088条,全力保障通行顺畅。

同时,河北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做好防灾准备,立足328个农机应急作业队、46个应急救灾中心建立服务台账。与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份积极协商,共同建立粮食烘干互助协作机制。选定一批文化广场、学校操场等作为应急晾晒场所,用好“应急救灾烘干作业允许采用燃煤、电加热、生物质燃料等各种热源”环保支持政策,最大限度提高晾晒烘干能力。

今年,河北省大力推行全程精细精准科学管理行动,集聚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合力,挖掘地种肥药各要素、耕种管收各环节的增产潜力,助力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

河北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不误农时抓好夏播,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截至6月18日17时,河北省夏玉米播种3235.1万亩,完成任务的87.8%。

目前,河北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高温天气,省农业农村厅结合河北省农业生产实际与灾害发生特点,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制定农业灾害防范应对措施,多措并举抗旱保夏播。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沟通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第一时间将预警预报信息传递到生产一线。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立足抗高温、抗大旱、抗长旱,把省市县专家团队、农技骨干和“一村一名农技员”等力量全部派到生产一线,“点对点”“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实地发现解决夏播存在的困难问题,指导农户抢时抢墒播种,推广坐水点种、中耕培土等抗旱保墒技术,落实播后及时补浇“蒙头水”等措施,加快播种进度,确保能播尽播、种足种满。

(原标题:河北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