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明确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什么是“丑书”,第二个概念是什么是“艺术书法”,同时还要明确这两个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对书法发展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说“丑书”,“丑书”并不仅仅是看起来很丑的书法作品,而是当代很多民众无法欣赏、无法认识、无法理解的书法作品的统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丑书”阵营不仅包括一些前卫书法创新代表,比如当代“丑书”三杰:曾翔、王冬龄、邵岩,还包括很多草书名家比如刘洪彪、张旭光、胡抗美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部分民众评判“丑书”的唯一标准就是唐楷甚至是馆阁体,与之不类者皆为“丑书”,一些隶书大家和楷书大家的作品也都被认为是“丑书”,比如张继、洪厚甜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当今中国书坛,唯一没有受到“丑书”评价的估计只有卢中南先生了,卢中南先生的书法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艺术书法”应该是注重艺术性的书法作品,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应该是“实用书法”,在“实用书法”已经消失的情况下,“艺术书法”将成为书法唯一的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自古就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属性,古代书写文字是主要的沟通方式,因此书法是偏重实用性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手写文字被淘汰,书法的实用性也消失了,从此书法只能成为纯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这个时代正处于书法实用性消失的转折期,人们对待书法的认知大部分还停留在实用性阶段,而书法家已经开始热情的开展艺术性创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家创新的步子迈的过大,民众的审美过于保守,这难免形成审美差异,民众对书法家的创作很不接受,因此也就有了“丑书”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民众眼中的“丑书”正是“艺术书法”的实践成果,因此二者并无区别,一些认为“丑书”不是书法的言论是不正确的,对“丑书”毁灭书法的担忧也是毫无必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必然会向纯艺术的方向发展,这是时代发展决定的,是不可逆转的,当今书家唯有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发挥书法的艺术性,才能够让书法与时俱进,经久不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带来的审美差异也是必然存在的,毕竟书法家的责任是引领民众提高审美水平,这就注定书法家不能去迎合民众的审美,有差异就有误解,“丑书”的出现也属必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民众当下还很难接受“丑书”,但是并不影响“丑书”的发展,书法家必须要有基本的艺术坚持和自信,不能迎风而倒,不能随波逐流,否则创作还有什么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丑书”对书法发展的影响必然是深远的,它带给后人一种创新的鼓励,以及对突破传统束缚的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今书法家对艺术书法所作出的所有努力和创新,都将被后人超越和颠覆,这就是很多当代书家所秉持的艺术理念,只有在这种理念的加持下, 书法艺术才能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