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众多的汽车经销商而言,如果说2023年还曾经抱有微薄希望的话,2024年绝对堪称希望破灭之年。进入2024年,中国车市内卷持续加剧,单车利润岌岌可危,终端经销商度日如年。在接受汽车情报群媒体访谈时,不少经销商无奈表示:“现在卖一辆亏一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不卖车又影响正常的现金流和经营秩序,非常憋屈,骑虎难下!”

而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数据似乎也在证明这一点。该会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6月1-10日,中国整个乘用车市场的零售量为36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8%,和5月同期相比大幅下滑了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常理来说,车子卖到白菜价的情况下,应该能以价换量,毕竟这样的优惠力度很难不让人心动。但数据表现的很诡异!即便车企卑微到打骨折,就差把车白送人的情况下,销售状况居然还是下降。

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当下汽车经销商所面临的艰难处境,或许超出了你我的想象,用生死攸关来形容,貌似并不为过。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绝望过!

针对当下经销商的经营状况,郑州本土某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的负责人表示:我从事汽车经销商这个行业二十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过现在这样的情况,那种让人看不见希望的感觉。整个集团每天都处于焦虑的状态之中,从高层到基层,几乎每个人都很焦虑。

对此,河南省汽车行业商会常务副秘书长朱志芳深有同感,他表示:如果按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到年底本地经销商要倒下一批。“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他有些伤感的告诉汽车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最让朱秘书长担心的是,经销商倒下之后会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因为有些经销商规模小,经营并不规范,破产之后会留下来一大堆烂摊子,届时客户的权益会受到很大损害。而事实上,河南一些地级市的部分品牌4S店已经在“寒冬”中倒下了。

对于汽车情报提到的更换品牌这一应对策略,河南某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负责人表示:现在换什么品牌都没有用,虽然看起来销量很高,但即便是一些表现强势的品牌,开新店赚钱的也没几个。

朱志芳表示:当下能够救经销商一命的,建议主机厂层面不要再有考核任务,减少库存压力,同时政策端给予油车购置税同步减免的相应支持。

郑州另外一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主要代理主流日系品牌,之前拥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盈利能力,不过现在也处于度日如年的状态中。该集团主要负责人告诉汽车情报,目前日系品牌遭遇的困境主要在产品力层面,日系在产品端有着自己的定义,某种程度上难以和自主品牌拼决策机制,但终端消费者不管这些,他们往往会拿着新势力造车的玩法与传统车企比,结果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当下的市场行情以及未来的应对策略,该负责人忧虑重重的表示,合资燃油车现在已经进入快速下滑通道,未来的风险也很大。“现在还是要先好好活着,不想挣钱了,想办法止损,然后再谈发展。”该负责人告诉汽车情报。

相比自主和合资品牌,在公众印象中,豪华车这些年过得还算可以,但在和郑州本地某豪华车品牌的汽车经销商集团负责人聊天中,得知他们也是在“刀尖上跳芭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情好的那几年确实赚钱,这些年行情不好那就是巨额赔钱,好比裸车价十七八万的 宝马i3 参数 图片 ),我们卖一台亏十多万,用老板的话说都是心在滴血。可不这么干更难办,车压在手里头卖不出去资金链也转不起来,用很多股民的话说,现在等于是被套在这儿了。但比股市更让人无奈的是,股票什么的还能套现离场,无非就是及时止损,甚至血亏也能认了。这么多4S店可都是固定资本投入,并且每家店都涉及到上百人的吃喝拉撒,确实是愁人。”该负责人进一步说道。

三家具有样本意义的郑州本土头部经销商集团,无一例外遭遇到了当下这般困境,由此可见那些抗风险能力低的经销商是怎样的状态,各位可自行脑补。

日子为什么这般艰难?

在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常务会长李金勇看来,当下车市内卷的成因有二,一是购买力走弱,二是产量规模大于需求。内卷这个现象很正常,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时间。

对于当下引发争议的卷价格是否等同于恶性竞争,李金勇认为部分厂家率先实现产销规模,从而取得成本下降,而有些没有这个优势,那么具有优势的厂家降低价格来抢占市场,这属于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并不是所谓的倾销,更不是恶性竞争,因为它这样的做法是有利润的,在各个行业都存在。

对于有些车企提出的所谓“卷质量、卷技术”,李金勇直言不讳的表示:这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变相的说不要卷价格。因为我们看到的卷价格的企业,并不是技术和质量就特别差,现在是既要卷价格,也要卷技术,更要卷质量。这种祥林嫂式的抱怨,其实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目前的车市寒冬,河南省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李念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李念告诉汽车情报:从大环境来看,国内的消费市场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出现消费乏力,再加上美元加息,造成了资金都流向了美国,诸如房地产、汽车等行业都难以幸免,这一系列因素都加速了行业的消费衰退。

李念还表示:欧美发达国家发起的对华新能源汽车关税壁垒,在某种程度上对出口这一块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拉动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那就是出口、投资和消费,这对于汽车行业同样适合。当这三驾马车先后出现疲态,现在的遭遇也就不难理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省工商联汽车销售商会副会长秦有跃提出了更为犀利的观点,他认为现在有点类似于战国中后期,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这么多汽车品牌,此刻正是厮杀比较激烈的时候,在这个洗牌过程中,有些撑不下去的品牌就撑不下去了,洗牌的过程就是这样。

秦有跃谈到,去年国内退网了3000多家4S店,新增的同样是这个数目,算下来净增了185家,而整个汽车销量今年还是要增长的,预计是个位数,但抢的人增加了很多,谁抢的多谁就活下去。但其预测这种混战的状况不会持续太久,大概到今年年底,最晚到明年大致会落幕。

值得一提的是,有别于国内广大汽车经销商的哀鸿遍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在2024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分享了一段有趣见闻。即其今年2月份去美国参加了美国汽车经销商一年一度的年会,得知当地经销商都表示赚的盆满钵满,呈现出全世界的汽车价格是在向上走,而我们国内车市的价格向下走的现象。

经销商该如何渡过难关?

李金勇认为广大汽车经销商首先要摆正心态,过去的高增长,躺着就能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经销商要积极和主机厂沟通,包括能够说服厂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做法,其次就是算好自己的账,如果你的售后服务能够有一定的规模,售后服务能弥补销售的损失,那么就可以持续,反之就要当机立断去止损,不要盼望着明年或者后年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进一步来看,要归结到自身经营的品牌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比如你经营的是燃油车,不管厂家参不参与卷,未来都是一个下滑的过程,如果你做的是新能源车,要看你是否是头部的品牌,前5名或者前10名,品牌是否具备战略思维,如果厂家明确表示不参与卷,市场规模不大,并且越来越小,这种情况下也要当机立断的做出判断,也要果断的更换品牌。

李念表示要改善经销商现在的被动局面,首先期待国际大环境的转变,另外就是希望决策层出台一些政策来改善环境,刺激汽车消费。再有就是希望汽车厂家之间有一些契约精神,不要盲目恶性竞争。对于汽车经销商来说,及时关掉一些市场上不受欢迎的4S店,另外加大内部的管理,然后内部降低成本,严冬时期也需要自身挖掘内部的潜力,练好内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销商内部抉择方面,秦有跃分享了江苏当地不少经销商的转型经验,直观表现在一些嗅觉敏锐的经销商早两年就预判到了风险,开始转型,一些不赚钱的品牌退网,转而去搞新能源,其中有一些品牌选择不错的去年已经开始赚钱了,因为它的成本已经消化掉了。

而有些经销商集团还抱着以前的品牌,做着做着就发现做不下去了,但感觉到危机后再去转型的话机会就很小了。因为销量不错的那些品牌会自己控制渠道和量,它不是一直开放的,而抢不到的只能在一些被淘汰的经销商里补充进去,现在的大格局基本上已经划定了。后续不是赚钱的问题,而是活下去,把竞争对手给熬趴下。

【结语】在宏观行业周期面前,个体的努力往往非常渺小,当身处多方因素促成的上行周期中,好像你并没有怎么努力,就冲上了一定的高度,开始悠然的享受眼前的风景。但当多方因素促成的下行周期中,好像你再怎么努力,也冲不过挡在一楼的天花板,甚至有时候现实还会告诉你,还有负一楼在等着你。这并非贩卖焦虑,而是当下汽车经销商行业客观存在的现实,并非我们捂住耳朵就能消失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