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华民族进行了艰难的十四年抗战,在这14年的时间里,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其中就有九位军长级别的高级将领战死沙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祖国,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九位军长级别高级将领的事迹。

1、佟麟阁

佟麟阁是河北高阳人,1911年加入冯玉祥帐下成为一名哨兵,此后20年的时间里佟麟阁一直跟随冯玉祥作战,逐渐成长为西北军一员虎将。1930年中原大战失败后,佟麟阁与冯玉祥一同过起了隐居生活,后来在宋哲元的邀请下又出来做事。

中原大战失败后,西北军残部编为一个军,后来逐渐发展成第29军,佟麟阁回到第29军担任副军长,主持全军事务。1937年初,宋哲元被外敌内奸威胁引诱,进退两难,穷于应付,便借为父亲修墓和养病为名,佟麟阁代理军长职务,直接负军事指挥之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佟麟阁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向卢沟桥发起进攻后,佟麟阁下令部队进行还击,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也从此时开始。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佟麟阁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官司兵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

7月28日,佟麟阁在南苑与赵登禹一起打击日寇,腿部被机枪扫中,部下劝其退下,他执意不肯,仍带伤率部激战。与日军从拂晓战至中午,头部又再受重伤,终因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时年45岁。7月31日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衔。

2、郝梦龄

郝梦龄是河北藁城人,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先是在奉军魏益三部当兵,1926年跟随魏益三归属到冯玉祥麾下。在多年的混战中他升到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一职。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郝梦龄请求率部北上抗日,得到允许后他被派到石家庄,归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指挥,紧接着郝梦龄就率部参加了忻口会战。

在忻口会战中,南怀化阵地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一昼夜易手13次。10月16日部队开始反攻,担任反攻指挥任务的郝梦龄和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将军亲自到前线督战,反攻大军分数路扑向日军阵地,连克日军几个山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梦龄

早上凌晨5点,郝梦龄担心天明后我军阵地受敌炮火威胁,不能巩固,不如乘胜追击,迅速歼灭残敌,于是挥兵奋进,敌军混乱,以机枪、手榴弹掩护后退。郝、刘二将军已快到散兵线之前,距离日军只有200米,在通过一段隘路时,郝梦龄被敌人的机枪子弹打中,而后壮烈牺牲,时年39岁。1937年12月6日,国民政府追赠郝梦龄为陆军上将

郝梦龄殉国后,士兵在其衣袋里,发现一封尚未发出的致友人信:“余受命北上抗敌,国既付以重任,视我实不薄,故余亦决不惜一死以殉国,以求民族生存。此次抗战,誓当以沙场为归宿。”

3、吴克仁

吴克仁是吉林宁安(今属黑龙江)人,早年曾在奉军当兵,长期在东北军任职,1933年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任命为第67军军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克仁通电请缨抗战,当年10月奉命开往淞沪战场,驻防青浦一带。11月,奉命率部抵达松江,在黄浦江北岸阻击日军谷寿夫师团,他亲临第一线督战,屡次击退日军进攻。而后日军调集重兵合围吴克仁部,为掩护大部队撤退,67军死战不退。在完成阻敌任务后,吴克仁率部突围,在苏州河架设浮桥时,不幸中弹殉国,时年43岁。1987年吴克仁将军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克仁

4、冯安邦

冯安邦是山东无棣人,清末就开始当兵,1911年成为冯玉祥的麾下,此后冯安邦一路随冯玉祥南征北战,逐渐成为西北军高级将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冯安邦也迅速奔赴抗日战场,在北上支援第29军前,冯安邦慷慨激昂地表示:“杀敌报国,就在此时!贪生怕死,保存实力的军人,是国民革命的败类,不算是炎黄的子孙”!

1937年9月30日,孙连仲升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后,冯安邦被任命为第42军军长,随后在娘子关、旧关一带抗击日军,太原一战,冯安邦所部遭受到很大的损失,战后不得不休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安邦

1938年台儿庄战役时期,冯安邦率部与日军进行了惨烈的激战,最终和友军一起打败日军的进攻,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伟大胜利。11月3日,奉命扼守大别山的战役中,与敌人血战五十余日,歼灭大量敌人后在转进襄樊的途中,遭日机轰炸,重伤阵亡,壮烈殉国,终年54岁。

1940年9月25日,国民政府发布褒奖令,表彰冯安邦“奋迹戎行,战必先驱”的抗日功勋,并追授其为陆军上将。

5、陈安宝

陈安宝是浙江黄岩人,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毕业后入浙江陆军任排长,而后历经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陈安宝多次请缨上阵杀敌。同年10月,陈安宝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在平湖以东设防,阻击由杭州湾登陆的日军,曾与敌激战十余昼夜,1938年2月升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安宝

1939年10月,南昌会战打响后,陈安宝担任鄱阳湖的防务,然而战争之惨烈难以想象,就连预备队都拼光了,陈安宝仅带数人冒炮火往前沿督战,途经姚庄中弹牺牲,壮烈殉国,战场仅拾一腿,终年48岁。

1940年7月,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2014年9月,陈安宝名列民政部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6、郑作民

郑作民是湖南新田县人,黄埔一期毕业,1932年率部增援在上海与日军作战的第十九路军,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郑作民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当时他已经是第二军第9师师长,在全师官佐会议上,宣读分呈国民政府、蒋介石、黄埔同学会、蒋鼎文的决心书,同时宣读给母亲的遗书:“男现率师重上战场,抱定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誓与敌寇战斗到底,把敌人赶出去。”还反复训示部属:“求仁得仁,死亦有荣。只要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怕死,日本鬼子就会乖乖地滚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作民

淞沪会战后,郑作民还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桂南会战等大会战。武汉会战时,郑作民率部苦战田家镇要塞,鏖战47天,痛歼日军矶谷师团精锐部队。1940年桂南会战时,已是第2军副军长的郑作民在指挥部队反击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8岁。1986年,国家民政部颁发烈士证,追认郑作民为革命烈士。

7、唐淮源

唐淮源是云南江川县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与朱老总和金汉鼎等人成为同学,1911年参加云南重九起义。1920年任滇军第二旅旅长,1933年升任12师师长,1936年任第三军副军长兼12师师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唐淮源任第三军军长,奉命北上在冀西作战,之后参加了娘子关保卫战。1941年日军发动了中条山之战,日军合围第三军,唐淮源部官兵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各路突围部队均未得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淮源

12日,唐淮源率残部占领悬山一带的阵地。敌人集中兵力,向其发起猛攻。唐淮源三次突围受挫,在日军进逼的情势下,悲愤未能达到守卫中条山之责,为保全民族气节,遂举枪自戕于悬山之顶。

1942年,国民政府追赠唐淮源为陆军上将,2014年9月,唐淮源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8、武士敏

武士敏将军是河北怀安县人,早年曾赴陕西参加了靖国军,成为杨虎城麾下一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士敏因作战有功在1935年晋升为陆军少将。

1937年抗战爆发后,武士敏率部奔向抗日战争,1939年武士敏因作战有功,晋升为第98军军长。抗战爆发后,武士敏长期驻防在中条山一带。1941年中条山战役爆发时,武士敏的第98军自然成为抵御日军的一支劲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士敏

在战斗中,日军多次劝降武士敏将军,但均遭到拒绝。当年9月下旬,日军集结三万大军围攻敌98军,武士敏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他指挥部队浴血奋战,多次组织部队突围,但在日军的严密封锁下,突围困难重重。后来在突围中,武士敏的下颚被日军的子弹打中,最后壮烈牺牲,时年49岁。

9、王甲本

王甲本,云南曲靖人,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四期毕业,北伐战争时期,他跟随范石生参加了革命,后来他又被送到陆军大学第14期深造,毕业后担任98师副师长。

1937年抗战爆发后,王甲本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战斗中他亲临一线指挥,战后升任第98师师长。第一次长沙会战后他因战功升任第79军副军长兼98师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甲本

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时的捞刀河战役,王甲本率部给予日军以重创,但所部98师也伤亡千余人,战后他也被称为“硬战将军”。同年10月晋升为79军中将军长。

1944年9月,日军数千人化装成友军和老百姓袭击王甲本的军部,但是由于部下一团长缓报军情,导致他原本的作战方案失效,不得已之下他亲率机枪排掩护军部转移,数数倍于己的日军作战,最后和敌人拼起了刺刀,惨死于敌人的刺刀之下,时年43岁。他是唯一一位和日军在白刃战战斗中牺牲的军长。

小结:

上述九位军长级别的高级将领,在与日寇的作战中全部以身殉国,他们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如今离抗日战争过去已经将近80年,我们的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些抗击日寇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