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辽宁日报消息,日前,辽宁省出台推进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6年,建设完善10个以特色产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新增10个以上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0个以上国家特色产业专业村,农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除现有优质大米、小粒花生等6个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的特色产业外,加快培育扇贝河蟹、食用菌、绒山羊等9个百亿级潜力特色产业,积极推动花卉、南果梨、梅花鹿、柞蚕等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

围绕加强生产基地建设,辽宁省将推进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重点发展第三代日光温室、高举架钢结构高标准冷棚,建设深远海大型养殖设施,支持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培育龙头企业,支持开展专业化全程生产技术服务,鼓励发展“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促进基地生产提质增效。到2026年,建设500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好产品离不开畅通的物流,辽宁省将支持建设一批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和产地集配中心;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发展农产品直播带货、直供直销等新业态,开展电商直播等技能培训,培养农村电商带头人。计划到2026年,辽宁省建设改造20个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培养30个全国农村电商带头人,每个县(市)至少培育成1个农产品电商品牌。

因地制宜发展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有利于“土特产”延链强链。推动产地初加工,实现就地增值,重点加强预冷、保鲜、清洗、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实现减损增效。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产能和转型升级,向食品领域延长产业链。支持稻壳米糠、油料饼粕等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引进屠宰加工和肉制品企业,提升林下参等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等。支持龙头企业培育,对新增先进加工设备按投资额给予30%补助,对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奖励。

此外,辽宁省将着力强化“土特产”品牌建设,壮大一批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质量信誉国内外领先的企业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开展特色良种科技攻关,加快优质新品种的培育进程等,以科技支撑全省“土特产”更好更快发展。

编辑 唐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