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陈浩

阜阳——皖北龙头城市。近期,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阜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首次赋予阜阳这一定位。

今年一季度,阜阳经济总量达820亿元,稳居皖北六市之首,继续上榜全国百强。据人民网安徽频道梳理,最近几年,当地是百强榜的“常客”。

从“农业大市”到“经济百强市”,再到“皖北龙头城市”,阜阳做对了什么?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奋力招才引智,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不得不提。

阜阳复旦创新科技园,地处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是阜阳市复旦大学校地合作的重要载体,也是阜阳招才引智的关键一招,2021年正式开园。“我们致力于加速复旦大学等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并赋能阜阳制造强市建设。”安徽复旦科技园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李文邦说,复旦科技园的红利,正惠及阜阳方方面面。

“阜”“复”得正——三年后,复旦科技园的设立初衷得以实现,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皖北龙头城市——阜阳。庞诚摄

点——聚集向“新”力量

时至今日,共有127家市场经营主体、创新创业团队落户复旦科技园,成为阜阳产业向新的实践者。它们中,不乏博士、硕士“扎堆”的项目,不少完成了市场化的“从0到1”。

房子,也能打印?安徽磐石增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是:能!

去年6月,磐石科技在复旦科技园成立。公司团队堪称“豪华”,创始人赖建中是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研发人员中,有4名博士、6名硕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磐石科技3D打印设备打印的花盆。磐石科技供图

“我们研制出的工业级3D打印设备,能够用混凝土打印出各式产品。”据赖建中介绍,这台设备最大打印长度5米、宽度3米、高度3.8米,大到单层房屋,小到车挡甚至桌上摆件都能打印。“与传统建造模式相比,效率更高、品质更稳定,能够更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磐石科技的技术得到了市场认可。“公司已经完成合肥骆岗公园3D打印雕塑订单,还手握多张订单或意向订单。”对于未来,赖建中胸有成竹,“我们有信心,为城市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截至目前,复旦科技园孵化的127家企业中,有9家成为高新技术企业,59家被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线——赋能制造强市建设

今天,复旦科技园汇聚的智力资源,正赋能阜阳制造强市建设。

纺织服装是阜阳传统特色产业,但大多数企业规模不大、自动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23年,安徽华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复旦科技园注册成立。“我们是招商引资企业,之前在上海,深耕纺织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多年。创始人中,有两位担任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客座教授。”华律智能执行总裁居嘉正介绍道。

在他看来,到阜阳,既是帮助中小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初心使然,也是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的必然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旦科技园。郭海洋摄

走进华律智能阜阳示范工厂,记者了解到,相较于传统产线,自动化产线生产效率提升37%,裁剪等关键节点安全率也要高出不少。

“我们希望通过实施技改,以及牵头‘抱团’发展,为阜阳乃至全省纺织行业注入新动能。”刚刚当选安徽省服装行业协会首任会长的居嘉正表示。

赋能,不止于此。“园区聘请15位复旦等高校教授担任专家,定期来阜阳分析经济、行业形势,为制造业企业‘把脉定向’。”李文邦说。

在智力等要素共同推动下,阜阳制造强市建设成效有目共睹。2023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5家、总数达到1613家,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3.9%、27.4%,位居全省第4、第5。

面——为“牵手”阜阳打样

5月18日,首届RCEP(由中国等多方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企业家合作会议在阜阳举行,共签约产业投资类项目81个,总投资695亿元。据悉,RCEP企业家合作会议将永久落户阜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阜阳召开的首届RCEP企业家合作会议上,81个产业投资类项目签约,总投资695亿元。郭海洋摄

人民网安徽频道注意到,在一定程度上,阜阳市与复旦大学的校地合作、复旦科技园的建成运营,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牵手、加码阜阳“打了样”,坚定了各方与这座城市双向奔赴的信心。

先看项目,今年一季度,阜阳制造业投资增长87.3%,增速高于全部投资84.9个百分点。

再看资金,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551.6亿元,增长10.6%,比年初增加274.9亿元。

技术方面,2023年,全市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263亿元、增长107.5%。

人才方面,去年,阜阳引进急需紧缺人才627名,吸引留阜来阜高校毕业生4.3万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200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阜阳制造强市建设成效有目共睹。图为当地的一家光伏企业。王彪摄

一系列要素的“净流入”,是阜阳跻身“经济百强市”、被赋予“皖北龙头城市”基础,也是当地展现更大作为,为安徽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多作贡献的底气。

这一过程中,复旦科技园重任在肩。

“我们将充分发挥阜阳‘双招双引’重要平台作用,特别是在招才引智上多下功夫,持续从点、线、面三个层面发力,使‘阜’‘复’得正走深、走远,更好助力阜阳高质量发展。”李文邦展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