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武安市马家庄乡一对新人积极响应号召,举办了“零彩礼”婚礼,在全社会营造了节约、简便、文明的办事新风尚。这是武安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成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武安市纪委监委聚焦问题导向,以社会广泛关注的“高价彩礼”问题为切入口,组织农业农村、民政等职能部门,合力推动治理农村陈规陋习。

加强统筹领导,形成共治合力。武安市成立了婚俗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了《武安市全面推行婚俗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婚俗改革工作量化考核细则》等文件,明确组织、宣传、社工、农业农村、民政、妇联、文广旅、教体、文联等部门和各乡镇整治责任,聚焦高价彩礼、相互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重点问题开展集中治理。

广泛深入宣传,强化教育引导。武安市纪委监委督促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组织人员深入乡镇、农村、社区,宣传、发放抵制高价彩礼倡议书;在市婚姻登记处悬挂抵制高价彩礼宣传画;组织结婚登记的新人参加优良家风大讲堂,签订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联合共青团、妇联、总工会,以相亲交友联谊活动为载体,开展抵制高价彩礼教育;联合文艺爱好者编排创作以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为题材的小品、相声、快板等文艺节目,到公园、广场等场所演出,宣传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等政策。

狠抓基层农村,健全治理机制。武安市纪委监委组织人员下沉到各乡镇加强督导,督促按照“党委主导、政府推动、村抓落实”的工作思路,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在农村组建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乡贤参加的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做好移风易俗工作。同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重点纳入“树立婚事简办新风、树立勤俭朴素新风、树立厚养薄葬新风”等内容,村两委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抵制“高价彩礼”。(徐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