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我们不是外国人,在比利时我们才是外国人。”

说这话的,是个叫凯文的老外,2002年,凯文一家人放弃在比利时的一切,带着200万来到中国贵州,最终定居在这里,做起了仅能维持温饱的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很多人都不明白,多年前的比利时远比贵州要发达许多,凯文家赚得更是不少,为何要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后来,央视节目《我们村里的外国人》的拍摄,我们才知道,凯文一家看似有点傻的决定背后,却隐藏着如此感人的故事。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凯文一家人定居中国,有着外国身、中国心的他们,如今又过得怎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为传递爱,从比利时来到中国

2002年,凯文7岁,家中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父亲是一名卡车司机,母亲在一家银行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遥远的比利时,他们一家人收入还算不错,完全不用为经济发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凯文的姨妈在中国做义工,姨妈告诉凯文妈妈,中国有一个叫贵州的地方,那里许多的可怜人,没有钱看病,为病痛折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文妈妈是个善良的人,以前做过护士,听到后便觉得心中不忍,和姨妈一起来到了中国做义工,尽自己所能帮助贫困山区的穷苦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从中国回来后,凯文妈妈的心依然惦记着中国那些受尽苦难的人们,于是她和丈夫商量,想要到中国去,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文爸爸深爱着妻子,尽管在比利时有着稳定的工作、好看的房子,还是毅然决然地放弃一切,一家人都到中国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一年,凯文父母一家卖掉在比利时的房子,全部家产换算成现金总计200万,带着三兄弟来到了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落脚点是贵阳,租住在师大家属院的一处房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凯文三兄弟来说,年纪尚小的他们,对中国的一切都感到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的人很友好,看到凯文兄弟,会十分兴奋地上前与其交谈,还会分享一些吃的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文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是父母走进贫苦山区的一举一动,他们会慷慨解囊,拿出钱给失去腿的农妇治病,还会救助那些可怜的孤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也没有想到,这些来自比利时的外国友人,正倾尽所有帮助着我们的同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后,师大家属院拆除了,凯文一家人又搬到了小河榕筑花园,因为租金便宜,可以留出更多钱去做善事,他们在小河那一住就是1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年间,凯文一家人爬了无数次当地的山峰,见到了波峦起伏的风景,与比利时完全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他们的中文还是不太熟练,只有兄弟三人较早改变了语言环境,能够流畅地与中国人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凯文一家人还是很快熟悉了中国的一切,并对中国的山水和风土人情产生了情感和依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凯文一家在中国并没有找到好的工作,当中国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经济时,千金散去的凯文一家人却因为钱犯了难。

也许此时,回到比利时他们依然还能过得不错,那么凯文一家人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做一个内心自由的农民

2011年,凯文一家人离家9年了,他们第一次回到了比利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回家乡,回到熟悉的地方,凯文一家感受到的本应该是亲切和温暖,但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在那里没有朋友,周边的人也十分不理解他们的举动,做完礼拜的那个周末,旁边人四散而去喝咖啡,独留凯文一家人在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文一家第一次感受到,中国才更像是自己的家,他们还是更喜欢中国的一切。

就此,凯文一家做出了一个决定,定居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经济的窘迫却困扰着他们,他们不得不找一些适合外国人做的工作,兜兜转转到了2017年。

凯文一家在贵州省独山县下司镇租赁了一个几百平的二层楼房,周围还有大片空地,一个月租金15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文一家要在这里开一家农场,名叫“光明谷”,养鸡鸭、羊、还有兔子,等待这些家畜长大卖钱,短时间内就靠卖鸡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效益好的时候,能有5000元的收入,经济不好的时候,就有点难过,因为他们始终坚持对附近困难的村民伸出援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凯文的大哥回到了比利时工作,父母兄弟虽然不舍,可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后来,互联网发展之后,凯文一家开通了网络账号,名为“Kevin一家人在贵州”, 开始分享自己生活的一点一滴,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名叫“2米饭桶”的博主走进了凯文家,央视《三农群英汇》的镜头也对准了他们,人们才知道凯文一家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今这个利益至上的社会,牺牲自己为大家的那些人,表面上得到的是荣誉和夸奖,可也许背后会被认为是“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凯文一家如今不能算是富裕,甚至可以说是基本维持温饱。

然而,在凯文一家人看来却并非如此,他说每个人对生活都有不同的期待,苦点累点也没关系,简简单单就挺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凯文爱上了折耳根和辣椒,还喜欢赶场,和菜市场的阿姨唠上两句,端午节一家人会聚在一起包粽子,过年就热热闹闹地包饺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气好的时候,凯文和爸爸一起到田里劳作,年纪大的爸爸一会就疲惫了,很快靠在车上沉沉睡去,只有凯文在蓝天下犁地,呼吸空气里泥土的芬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文妈妈在这里还认识了一个好闺蜜,是一个身材瘦小的可爱老奶奶,外号叫“悟空”。

悟空和凯文妈妈常常鸡同鸭讲,完全是靠着感情在沟通,可悟空奶奶有一句话,算是说到凯文一家人的心坎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说,城里人都在想票子,我想的是快乐生活,一毛钱是过,两毛钱也是过,慢慢的过就好了。

是呀,对于真正拥有内心自由的人来说,做自己想做的,无愧于心,快乐生活,那就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吾心安处是吾乡。

看着这个身高一米九八的外国人,说着“贵州才是我的家,比利时不是我的家,这里的人更理解我”时,才真正懂得了这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文一家人虽然没有生在中国,却因为一颗善良的心,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们扎根在了中国,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一分子,带着满怀的热爱生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信息来源
【1】央视《三农群英汇》节目——“我们村里的外国人”.
【2】《贵阳圈》报道——凯文一家人扎根贵州农村20年.
【3】“Kevin一家人在贵州”抖音平台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