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如皋已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通航业务,如皋口岸作为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贸易口岸之一,也迎来了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黄金发展期。

担负着长江如皋段48公里岸线25个开放泊位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驻守在口岸一线的如皋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始终牢牢把握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如皋口岸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零等待”点燃“新动能”

日前,一艘运载1200余吨船舶钢结构设备的货轮从如皋口岸驶往韩国,这是南通弘业重工有限公司今年走出国门的第三批大型船舶钢结构设备。

针对船舶钢结构设备数量多、种类杂、体积大等特点,如皋边检站主动对接企业方、船舶代理及船方了解相关通关需求,“量身定制”服务清单,及时高效办结边防检查手续。“边检为我们量身定制通关服务,不让船舶作业和出境多等一分钟。”南通弘业重工有限公司负责人戴永枝说,仅这次通关,边检就为船方和码头节省经费近10万元。

依江而兴,向海而行。随着走出国门的“中国制造”越来越多,如皋口岸与世界通联的航线越织越密。如皋边检站紧盯口岸实际和企业发展需求,推出边检通关手续“全时办”、边检行政许可“快捷办”、短时靠泊出入境手续“一次办”等便企利民措施,实现船舶“靠港作业零等待、离港零延时”,不断在通关保障中展现“边检担当”。今年已累计检查出入境(港)船舶382艘次,同比增长7.1%;外贸吞吐量391.2万吨,同比增长44.2%;先后为110艘国际航行船舶简化查验程序,缩减通关时间300多个小时。

“零死角”构筑“新安全”

“当前飞行高度100米,可视半径2.5公里,预计3分钟后抵达船舶上空区域。”近日,根据巡检计划设定的时间,如皋边检站警用停机坪上的无人机机舱缓缓打开,两架无人机随即振翅而飞执行空中巡查任务。20分钟后,该站执勤民警在警用无人机的配合下,完成对如皋港辖区码头及口岸周边、沿江港汊等区域的全方位巡查检查。

“如皋港岸线比较长,码头比较分散,以往民警巡查一趟就要两个小时左右,而且无法做到全域覆盖,现在半个小时就能做到尽收眼底。”该站执勤二队队长王江风说。

守国门安全,护口岸稳定,是边检机关的首要职责。作为守护国门口岸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如皋边检站坚持“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打造“情指行”一体化指挥中心,建立“专业+机制+大数据”勤务运行机制,以科技强警为依托,充分发挥数字指挥优势,坚持向科技要警力,不断提升勤务指挥效能。

同时,该站还联合驻地职能部门开展“警灯闪烁”“零点行动”等专项行动,定期开展口岸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研究制定口岸应急处突预案,开展“红蓝”对抗实战演练,查处口岸违法违规案事件。如今,码头若遇突发情况,边检执勤民警可5分钟到达现场处置,有效增强了口岸管控水平。

“零距离”回应“新期待”

日前,停靠在如皋港码头的一艘外轮上,一名中国籍船员因家中新生儿突发疾病,申请临时回家探望。如皋边检站及时安排执勤民警靠前服务,第一时间为船员开通“紧急通道”办理入境手续。事后,该船员委托船舶代理公司专程向如皋边检站送上一面锦旗以表谢意。

“凡是企业和群众关心的事,都要真听、真研、真干。”今年以来,如皋边检站部署开展以“访民情、解民忧”为主要内容的“边检大走访”活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边检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

“流程简单了,数字化了,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边检服务的便利。”南通福纳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业务员黄啸感慨道。

流程简单的背后,是如皋边检站持续深化“互联网+边检”服务。该站在码头一线设置“移民管理政策咨询点”,实施港口边检行政许可网上预约、网上办理、无纸化签发、电子化查验,让服务对象“只需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用实际行动积极回应群众期待和需求。

(来源:如皋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