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枝头”到“舌尖”,从桃花盛开到鲜桃飘香,王益区“孟姜红”鲜桃每年都会在万众期待下“盛装”回归。那些红扑扑的“小脸蛋”,只瞧一眼,就令人唇齿间不禁生出甜蜜的期盼。

2023年,王益鲜桃成功入选全国“土特产”集中推介名单,列入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立足“桃产业”,孟姜塬村依托自然优势和孟姜女文化,按照“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优”的特色农业发展思路,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以万亩鲜桃基地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聚力发展“孟姜红”品牌和鲜桃首位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孟姜塬村的桃园里,果农们正顶着烈日,拿着剪刀熟练地修剪桃树的枝丫,提高光照和空气流通,促进侧枝的分枝和生长,为今年的稳产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孟姜塬村,山环水绕、物阜民丰,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桃,多年未曾改变。但与从前不一样的是,曾经桃子是几毛一斤,现在甚至能论个卖钱;曾经是“散装桃林”,现在是4500余亩“鲜桃森林”;曾经只是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小有名气,现在“孟姜红”鲜桃享誉全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王益区聚力建设“园区+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厚植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根基,促进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在这里相互促进、融合共生,形成人文经济跳动最烈的那团火焰……

鲜桃更甜,农民更富,招牌更亮,生活更美。截至目前,全区桃园面积6000余亩,年产量7200吨,产值突破6000万元,桃农人均收入达1.8万元以上。从“一颗桃子”单链条经济,向“一棵桃树”全链条经济,再向“一方桃源”多元化产业迈步发展,王益区一路坚定地走在“致富”蓝图上——精心制作桃汁等高附加值产品;持续办好桃花节、桃产销对接会等重大节庆活动;不断丰富秦人村落文创街区、康体养生等农文旅业态;引导更多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电商经济等新业态。

甜,是王益鲜桃的招牌属性。可如今,很多人专程赶来孟姜塬村,不再只是为了这一口甜。每年春天,当春风吹粉了枝头的桃花,一批又一批游客来到黄墙黛瓦的孟姜塬村,赏田园风光,品民俗风味,吃乡村土菜,住农家小院。近几年以“桃”为背景,孟姜塬村探索出了“产业为基础、生态为底色、致富为根本”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以前我们村以第一产业为主,现在,第三产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好。”孟姜塬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晓梦介绍,依托“桃花经济”和孟姜女文化,全力打造“姜女故里·秦人村落”景区建设,启动实施万株观赏桃种植项目,建设“千亩桃园”采摘观光旅游示范基地,每年举办桃花节、桃花诗会、桃王大赛、书画摄影采风、鲜桃产销对接会等活动,吸引大批游客、果商前来踏春游玩、采购鲜桃,全力打造集桃花观赏、鲜桃采摘、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特色旅游新名片。每年一到赏花季和采桃季,村民都会感慨“人气太旺了!”

孟姜塬村的变化,也是多年来乡村振兴发展的缩影。王益区认准“桃文化”,充分利用“孟姜红”鲜桃的品牌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用好自然资源禀赋,力促农文旅融合,描绘出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画卷。

(通讯员 张玉钰)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