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德国进口的5辆电动汽车中有2辆是中国产的。大部分是与中国企业以合作形式生产的电动汽车

德国统计厅18日(当地时间)表示,今年1~4月进口电动汽车中,中国产为3.15万辆,占全体的40.9%。

中国产占比2020年仅为7.7%,2022年增至12.0%,去年增至29.0%。也就是说,在两年内,中国产的比例扩大了3倍以上。

进入今年以来,进口的中国产电动汽车数量大幅超过捷克(8100辆)和韩国(6700辆)。统计厅说:“由于电动汽车国内需求不振,进口量大幅减少,但中国产的比重再次剧增。”

但成为惩罚性关税主要目标的比亚迪(BYD)和吉利(Geely)等纯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市场份额微乎其微。

据《法兰克福汇报》(FAZ)日刊报道,在德国新注册的电动汽车中,中国品牌的比例从2022年的不到2%增加到去年的5.5%,今年1~5月的5.7%。从车辆数量来看,今年到上月共登记了842辆。

也就是说,在中国产中,与当地企业合作等形式生产的车辆很多。宝马的iX3、梅赛德斯-奔驰的Smart、瑞典沃尔沃的电动汽车品牌Polestar等将在中国生产。

但这种合作生产方式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欧盟(EU)最近推行的高额加征关税

业界认为,如果欧盟贯彻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些合资企业的车辆也将平均加征21个百分点的关税。从消费者的立场来看,虽然是欧洲品牌的车辆,但因为是中国产,所以要买得更贵。

德国业界和政府提出了转换环保交通工具等理论,致力于最大限度地降低追加关税。

民间团体德国汽车俱乐部(ADAC)主张:“政治圈的目标是到2030年普及1500万辆电动汽车。如果车辆价格上涨,转换为这种环保电动汽车将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