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青岛报道

“地铁直接开进医院”“修地铁还给我们修了公园”“停车也方便了”……近年来,随着地铁线路越开越多,市民感受到的便利也多了起来。“便民、沾光了……”成了市民给青岛地铁贴的新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独一份!地铁口修进了医院里

乘客直呼:“不要太方便!”

“直达医院,都不用过马路,在青岛坐地铁看病简直不要太方便!”……临近旅游旺季,地铁客流增加,不少外地游客点赞青岛地铁。原来今年3月20日,青岛地铁4号线信号山(青大附院)B1出入口启用,该出入口位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内部,系山东首个修进医院内的地铁出入口,乘客从此出站可达医院院内,大大方便了患者就医。

地铁4号线信号山(青大附院)站位于市南区沂水路与江苏路交汇处,车站沿江苏路呈南北走向布置。车站周边有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青岛市口腔医院(总院)等医疗机构及青岛市实验小学等。而信号山(青大附院)B1出入口位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内部,从此出站可达医院院内,同时该出入口设有垂直电梯、步梯及扶梯,乘客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进出站方式。该出入口启用后市民看病就医之路将变得更加便捷,也对改善医院周边的交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一出入口建成的背后,是数十人几十轮设计方案的推演。“4号线全程25个车站,这个车站是第二座,由于地处历史老城区,周边景点多、文物保护建筑多,很多建设手续需要国家文物部门的批准,所以工程不是很好干,之前的方案这个出入口并不是在医院内,而是在医院门外的路边上,由于周边道路本就狭窄,再修建地铁出入口势必造成占路,集团领导们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先后讨论了几十轮方案,最终决定修进医院里,这也得到了青大附院的大力支持。”地铁第一建设分公司技术处工作人员郭佳介绍,这样不仅实现了地铁与青大附院的无缝衔接,方便市民就医,青大附院也拆除了传达门诊楼及临建板房,拆多少还多少,实现了医院就诊空间的扩建,可以说实现了共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地泥

现在:“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无独有偶,4月26日,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正式开通运营,这条全国首条全自主运行系统(TACS)示范线路,不仅补齐了西海岸新区南北向交通短板,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便捷,在打造车站周边环境、提升沿线城市面貌方面也引得无数市民点赞:“跟着6号线沾光啦。”

“以前这里老是乱糟糟的,大货车呼呼跑,一刮风全是土。现在路边都给绿化上了,看着就干净漂亮,心情舒畅。真是跟着6号线沾光了!”家住地铁6号线港头站周边的居民李女士说。团结路作为新区主干道,货运车流量大、周边环境较差。曾经刮风一阵土、下雨一地泥,地铁施工过后,对施工占用区域不是进行简单的恢复,而是倾力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地铁站“周边”,助力城市更新。

据统计,青岛地铁6号线已完成车站周边环境恢复提升总面积约44.6万平方米,倾力打造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花园式地铁站。例如,在抓马山车辆基地上盖园区引入部分易管护果树品种,形成杏园、木子(李)园、樱桃园、山楂园、无花果园等特色的花园式场段景观。此外,为有效解决“停车难”“换乘难”的问题,提升地铁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效率,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更加便捷、舒适的轨道交通服务,6号线新建和恢复港湾式公交站23处,新建出租车停靠点13处,增设非机动车位8200余个,P+R停车场4处,提供机动车位共334个。周边市民停车更方便了。

已运送乘客超17亿人次

单日最大公交分担率达61%

青岛地铁是过去十年国内发展最快的地铁之一,8条线路348公里线网覆盖7区1市,与6座火车站、5座汽车站、1座机场相衔接,至今已运送乘客17.6亿人次。进入2024年,青岛地铁公共交通分担率达44.23%,单日最大达61%,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比重越来越高。青岛地铁不断提升客运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民游客出行体验。通过建设“P+R”停车场、推行的临时行李寄存、指路条等服务,让来青乘客畅游无忧。

青岛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岛地铁线路开通,越来越多的乘客可以乘坐地铁感受城市发展的脉搏,领略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青岛地铁也将以推进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引领城市发展,共建宜居家园,擦亮青岛城市形象名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