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防务网站ISW“战争研究所”在2024年6月16日的战报称,俄军在哈尔科夫东北的沃夫昌斯克地区继续陷入激烈攻防战。俄军在该方向上遭到了惨重损失。其中,来自列宁格勒军区第6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摩托化第25旅,以及空降兵下属的近卫空降独立第83旅,因为损失太大、战斗力被打残而被迫撤回后方进行重整。这里需要指出一点,从2022年最初的空中突击作战失败后,大部分俄罗斯空降兵部队(VDV)都被当作精锐步兵,直接投入地面作战——这个做法和二战期间的苏、德两军很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方面宣称,俄军对沃夫昌斯克的进攻再次遭遇挫折。俄军在早些时候攻入了城北地区的集料加工厂,但很快其后方道路遭到乌军炮火封锁,200余名冲入工厂的俄军与后方友军的联系被切断,惨遭到乌军包围。

乌方宣称,这些被包围的俄军很多都被击毙,残余兵力中还有不少伤员。200多人大概是不到两个连的兵力,这个数量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不过这种小的战术胜利也足以给乌军提供“宣传弹药”。之前几天乌军还宣称在集料加工厂的战斗中击毁击伤了多辆俄军装甲战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上述战况,可以做一番分析。

首先,从乌军可以集结强力炮火来击退俄军进攻,或者切断俄军道路的情况来看,从2023年底开始困扰乌军的“弹药荒”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其原因自然是北约的援助已经逐渐运抵前线,而最为关键的炮弹是援助的重中之重。

乌军在2024年年初的阿夫杰耶夫卡战斗中,曾出现了美制M-109自行火炮只剩下几发高爆弹的窘境,面对俄军弹药库存充足的强悍炮群被打得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最终导致苦心经营多年的重镇丢失。

而在哈尔科夫以北的战斗中,乌军却以强大炮火迎击俄军,敢于以大炮对大炮,以钢铁对钢铁,进行了高烈度的抵抗。俄军在该方向上的进攻遭到严重迟滞和杀伤。不仅前线部队遭到无人机引导的猛烈和精确的乌军炮火,甚至连边境线以外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境内的一些部队集结地、后勤基地也遭到乌军远程火力的攻击。一些俄罗斯评论家认为“乌军崩溃在即”的观点恐怕为时尚早,被北约军援武装起来、经历战火锤炼的乌军仍是可抗衡俄军攻势的劲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另一方面,对乌军取得的一些战术胜利的价值也不宜高估。这些战术胜利或许可以给俄军带来可观的损失,但无法撼动在整体兵力、火力和战争潜力上占优的俄军所把握的战场主动权。在漫长的俄乌战线上,俄军可以轻易集结起兵力,选择任何一个——甚至多个要点,在合适自己的时间里发起进攻,而乌军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只能被动防御。而面对俄军四面八方的出击,乌军最终难免会顾此失彼,露出破绽,导致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在哈尔科夫前线,俄军投入了更多兵力和装备来弥补损失,乌军当面的敌人反而越打越多。而在其他方向上的俄军也在展开辅助进攻。一旦俄军在别的某个地方取得突破,很可能把辅攻转为主攻,投入大量预备队。兵力有限的乌军恐怕很难招架这样的“连环拳”。乌军的战术胜利也仅是防御的胜利,无力发起反攻改善战场态势。而如果乌军敢贸然进行进攻作战,恐怕倒霉的就是他们自己了。西方评论家认为,俄军的战术是“匍匐前进”式的进攻,一点一点地蚕食乌军战线,并坚定地防守住已有的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