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播读经典,陪你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悠悠运河,以水为脉,润泽众生。大运河流经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等地,在岁月的长河中,也给每一段运河浸染上了一方水土的底色。

十年呵护,运河新生。今晚,山东广播电视台主播朱文超和大家分享文化学者张君的诗作《莺啼序·天佑神州拂水浪》,一起沿着运河沿线寻宝、寻迹,读懂中华文明血脉中千年延续不断的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莺啼序·天佑神州拂水浪

——纪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2024-06-18)

悠悠碧波瀚渺,贯京杭六府。

水吟调、歌咏千秋,旖旎多少丰墅。

汴河凿、黄淮并蓄,江南北地风云助。

一川灯、渔火如歌,白帆无数。

水链明珠,十八郭邑,展如烟贾铺。

佛衔塔、江海通衢,直联吴越西渡。

揽余杭、长堤酒肆;涿之郡、仓粮殷庶;

瞰中原、天佑神州,固山甘露。

翁亭致远,舶影齐天,比肩竞击橹。

遏浪走,竹西佳处;

月照人初,有约黄昏,杏花梅雨。

长桥映月,西塘绵语,钟声难抵桃花坞。

梦浮生、解马吴宫柱。

丹青滴墨,佳肴齿颊存香,雪花卯夜谈古。

金波泻语,马可波罗,赞运河广誉。

拂水浪、长河观旭,雪壁飞狐;

北曲南移,万邦来顾。

投竿石巷,生根齐鲁;

南浔丝细夸辑里,下南洋、沿海编丝路。

而今携友寰球,水主沉浮,凯歌又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释

题记:京杭大运河,延用隋唐运河,改道并裁弯取直,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迄今已有2500余年。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2024年6月17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开幕式在杭州举办。本词以纪。

首段:据《隋唐嘉话》:“隋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汴河,又名通济渠,连接黄淮河段,隋唐运河首期工程,终成贯五水、连六省之世界最长人工河流。《水调歌》后来亦演绎为著名词牌“水调歌头”。

二段:京杭大运河经元代翻修、取直,形成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1794公里之运河,漕运发达,沿岸中型以上城池应运而生,约百公里一座,故曰“十八郭邑”。固山,指镇江北固山,环视神州佳处。[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山上有甘露寺,可以问卜。

三段:翁亭即醉翁亭,位于滁州琅琊山,北枕淮河,南濒长江,东望运河;竹西佳处指竹西亭,位于扬州城北,代指扬州。[唐]杜牧《题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末段:大运河盘活商贸,融通文化。元曲随河水飘至杭城,小调如溪;毛竹随船卸到济宁,催生竹器工艺长盛,沿河建起两里长南风店铺,其竹竿巷有“江北小苏州”之称。南浔辑里湖丝不但是皇家贡品,而且远下南洋、创“海丝”名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旧作:莺啼序·通州大运河咏怀

(2023-09-07)

晨风淡吹暗柳,挽烟楼玉树。

白驹过、飞隙京郊,缥渺通惠河府。

苇深处、长虹百尺,双流并济鱼龙舞。

月牙滩、千盖擎天,万荷漓露。

故国千年,帝祚水调,贯而今又谱。

一支塔、无往通州,潞河皇木津渡。

聚危樯、遮云蔽水;集商贾、行舟南埠;

接余杭、天际悬风,汉鸥秦鹭。

高亭极目,古杏参天,掩乡舍纤户。

执密扇、授符公秉;

大小于公,玉节相承,世传佳素。

甘棠树下,殷勤成径,钟声难拒千帆泊;

江南、水仆星辰雾。

清流汩汩,天光鸟影西东,冀风软语今古。

思凡月岛,画阁钟书,叹运河翠圃。

四十载、长桥闲步,欸乃声声;

古刹燃灯,万宁朝暮。

莺啼浅曲,声腔并叙;

悉听行远须共橹,不徒生、虔信相思柱。

拈时相约重阳,把臂归来,菊香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张君,文化学者,出版《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教育》《超媒体时代》《行舟白云苏海》等20余部。常年行走华夏,作古典诗词千首。

主播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广播电视台主播朱文超,《问政山东》、《闪电大视野》主持人。

2007年本科毕业后先后主持新闻、社教等多种类型节目。现主持省级融媒直播问政节目《问政山东》、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闪电大视野》节目、融媒体理论访谈节目《理响中国》。曾主持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山东新闻联播》《早安山东》《新闻快线》《当头炮》,社教节目《金牌讲解员》《论语大会》等。同时担任2018年和2019年《祭孔大典》主持人 。

闪电新闻记者 程铭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