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古代的诗人频频写到“楼兰”这个地方,而且字里行间全是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李白、杜甫,还是王昌龄,亦或者是岑参,他们都对楼兰这个地方带着深深的排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楼兰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让这么多人恨得牙痒痒,甚至在它灭亡之后,依旧被人反复提起,大有骂它一千遍都不解气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楼兰古国的由来

要说楼兰这个国家,就必须先说它的建立者——月氏,也有人称为大月氏或者是牛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早期月氏这个族群可谓是极尽繁荣,实力相当强大,甚至有一段时间把匈奴都压得抬不起头。

当时匈奴为了讨好月氏,还主动送质子给月氏,生怕月氏一个不开心就给自己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月氏也没有想到,匈奴送来的质子竟然是一颗定时炸弹,一个质子让月氏从此一蹶不振,几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这个质子跟卧薪尝胆的勾践有得一拼,在月氏的时候表现得跟一个小绵羊一样,完全没有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匈奴的身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月氏放松警惕,等到时机成熟直接逃匈奴。

但他同样也非常憎恨自己的父亲,凭什么那么多兄弟,就把他送到月氏当质子,所以一回去就给手刃父亲,上演了一场“父慈子孝”的大戏,之后自立为冒顿单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稳定了匈奴的内部矛盾之后,冒顿单于又转身给了月氏致命一击,历经三年平定月氏,一家独大。

在战争的影响下,月氏人逃的逃死的死,最后只剩下一小部分为了生存臣服于匈奴,后称小月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人又创立了一个叫做楼兰的国家,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墙头草”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楼兰古国的衰败史

楼兰古国的地理位置占尽优势,不仅是各国的交通枢纽,而且还有着肥美的水草,只要他们不蹦跶,日子绝对会过得非常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何况这个国家根据历史记载大约在14000人,说是楼兰古国,但用“楼兰村”来形容它也许要更加合适一些。

按照道理来说,国家实力如此孱弱,他们应该要求稳、求发展才对,结果人家没事儿就作一下,试探匈奴和汉朝的忍耐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先是依附匈奴,将自己祖先引以为傲的锻铁技术传给了匈奴,让匈奴的总体军事实力提升了一大截。

有了这次贡献,楼兰人开始恃宠而骄,除了匈奴之外,别的国家来到它的地界,当地人都不会给好脸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时汉朝对西域也不是很感兴趣,也压根不在意楼兰这个小国家,经常性忽略了它的存在。

这就让楼兰更加膨胀,不将汉朝放在眼里,对于过往的商人和使者也是百般刁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一个张骞的人出现,彻底毁灭了楼兰的希望,让它再也不敢为非作歹。

当时张骞出使西域历经13年,可谓是历经艰难,但这次出使对于汉朝乃至整个中国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骞将很多新奇的东西带了回来,让汉武帝大喜。

但最令人惊喜的还是张骞带回了月氏的锻造技术,有了这个就再也不用担心装备不如匈奴精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张骞为了得到这个技术,并没有直接去楼兰国,毕竟楼兰国再怎么说也算是匈奴的附属国,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要来技术,而且有可能暴露此行目的。

为了掩人耳目,他去寻找当初逃跑的一批月氏人,现称为“大月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最终张骞不负使命,找到了大月氏,可他并没有劝说成功,大月氏已经不想再参与战争,对打败匈奴没有一点兴趣。

可家仇国恨犹在心头,虽然不想再次作战,但大月氏依旧愿意将锻造技术交给张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骞此次返途也是将情况如实说给了汉武帝,汉武帝直接大手一挥,誓要解决匈奴之害,至于楼兰国,实在是太小了,晚点再说吧。

之后的事情大家应该就知道了,霍去病一战成名,杀穿战场,成为匈奴人永远的噩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匈奴被打心理阴影都快出来了,哪里还管得了自己的附属国,这下可给楼兰人高兴坏了。

他们变本加厉地为难路过的汉人,完全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搞笑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其实汉朝还是能忍的,或者是依旧对楼兰提不起兴趣,实在是没必要出兵一趟,这样的小国家完全不值得。

谁承想楼兰还以为是汉朝不敢动他们,他们到最后甚至敢对汉朝的使者动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下汉武帝可就无法忍受了,原本楼兰这个地方就在出使西域的必经之路上,出于一时仁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让连根拔除,现在又开始蹬鼻子上脸?

那结果只有一个“死”字,仅仅700人的军队就将楼兰拿下,就连楼兰的国王都被抓来当俘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说这一次足够让楼兰认清现实了吧?可惜没有,在楼兰高层洗牌之后,他们依旧不长记性。

一会儿投靠匈奴,又一会儿归顺汉朝,简直就是“墙头草”的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远征大宛的时候,顺手再次攻打了一下楼兰国,把他们拉过来收拾了一顿。

这个时候楼兰才彻底臣服,产生了归顺之心,可惜为时已晚,汉武帝觉得他们具有劣根性,没有任何契约精神,于是果断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那些诗人大骂楼兰不是没有原因的,就这样的“墙头草”,谁看到谁不骂一句呢?

它就仗着自己不是什么大国家,一直在作死的边缘试探,虽然并不能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但就是恶心你,这一点才是最无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楼兰国的所处位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变得不适合居住,楼兰这才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话说回来,楼兰这个国家连自保能力都没有,做“墙头草”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无论是匈奴还是汉朝都能轻易让他们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只能夹缝里求生存,祈求这两位大佬神仙打架的时候,不要伤害到它。

所以汉武帝始终没有下定决心直接灭了这个国家,作为帝王他也许更加明白楼兰人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