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每当新即位的皇帝是一个小皇帝,朝中往往会出现权臣把持朝政,此时对于国家来说并不算是一件好事,因为政权旁落,有着改朝换代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西汉王朝的历史当中,就曾发生过难以想象的事情。那就是在汉武帝驾崩后,年仅8岁的刘弗陵继位,虽然有着权臣霍光,但是朝政不仅没有发生动荡,反而让汉王朝进入到昭宣中兴,走向另一个盛世,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汉武帝晚年的过失,造成太子刘据死于巫蛊之祸,直接造成储君之位空悬,当时汉武帝其余的子嗣就盯着这个位置会花落谁家。

一般来说,选择继承人必然从年长的子嗣中挑选,毕竟立嫡立长不立贤,这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规矩,因此按照年龄,应当是燕王刘旦最有机会。但是,汉武帝很清楚刘旦没有能力帮助如今的王朝走出困境,因此并没有选择他,就连其他一些成年皇子也没有选择,而是决定立幼子刘弗陵为继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样的选择有着巨大的风险,很容易在其死后爆发夺位之争。为此,汉武帝专门为刘弗陵寻找能够保驾护航的人,更是在其死前,将一切可能出现的隐患全部排出。

在汉武帝临终前,他做了几件大事:其一,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处死,就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其二,留下以霍光为首的托孤大臣。做完这些,这位千古一帝就离开了人世。

年幼的刘弗陵即位后,将朝政大权全部委托于霍光,毕竟只有8岁的他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能处理朝政?但是刘弗陵非常聪明,对于朝臣有着自己的认识,他对父亲留下的霍光是绝对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始元六年,上官桀等托孤大臣不满霍光专政,因此联合燕王刘旦,打算发动政变,当时他们还专门诬陷霍光。没成想汉昭帝并没有听信他们的谗言,与他们相比,汉昭帝更信任霍光。因此,上官桀等人的政变失败。至此,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霍光手中。

也就霍光是忠臣,换作其他有野心的人,在位极人臣后,可能就要考虑废立皇帝,甚至改朝换代的事情了,而霍光却能一直坚守本心。

在汉昭帝成年后,按理来说霍光应当交出权力,由皇帝亲政,不过汉昭帝对于霍光的信任让人难以想象,仍旧将国事委托于他。正是如此君臣同心,才使得汉武帝晚期损耗的国力得以恢复,汉朝再次恢复生机。而汉昭帝与霍光的君臣故事,也成为后世的一段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武帝死后,虽然是年幼的刘弗陵继位,但正是汉武帝临终前的巧妙安排,让皇权更替得以顺利进行。当然,权臣的出现不可避免,可是作为权臣的霍光却是一个绝对的忠臣,更是得到汉昭帝无条件的信任,这才让王朝不仅没有发生动乱,反而进入到“昭宣中兴”的发展阶段。只能说汉武帝、汉昭帝和霍光,三人的默契配合,让西汉成功渡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