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钟玉潍坊报道

6月15日-16日,潍坊市举行媒体护河行动,“记者河长”一行深入昌乐县、青州市、临朐县美丽幸福河湖现场,了解潍坊市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成效和当地在河湖治理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多群体参与河湖管护

擦亮幸福河湖绿色名片

在青州市弥河,记者河长一行见到了正在巡河的董文明。董文明是青州市政协委员,还经营者一家农业科技公司。“我从2023年受聘成为河长,因为弥河这一段花卉比较多,我把本职工作内容融入到河长工作中去。这一段适合中什么花、种花之后应该怎么养护等方面我都提出合理建议。”董文明手指向弥河另一岸,“我的单位就在那,距离我负责的河段一公里左右,我经常溜达过来巡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朐县冶源水库边,两位生态警长正在工作,依水而建的临朐县水域生态警务中心吸引了记者河长一行的目光。走进警务中心,综合执法、联勤工作站等工作区域紧挨,每位生态警长的桌上都放着厚厚一沓工作台账。生态警长说,水域生态警务中心围绕水利等部门中涉及生态环境违法犯罪预防、打击等开展工作,每周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讨会商涉水域社情、警情问题,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及时上报县生态警务联勤中心,形成工作闭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昌乐县溎河和南寨水库,昌乐县水利局党组成员、南寨水库运营维护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赵建伟向记者河长们介绍了昌乐县的河湖管护模式:群众参与,组建“义务河长”队伍。赵建伟说,义务河长队伍成员从党员代表、村民代表、退役军人等群体中优先考虑。包靠河段则是由村委牵头,组织村干部、老干部、威望较高的群众代表、河道沿途不同作物种植户进行管护段位包靠划分,自愿认领,村干部兜底,做到“每一寸河湖都有人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面深化河湖长制

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潍坊市有405条河流,其中省级河流2条(小清河、潍河),市级河流8条(弥河、淄河、汶河、渠河、北胶莱河、虞河、白浪河、丹河);有水库531座,其中大型6座(峡山水库、白浪河水库、牟山水库、高崖水库、墙夼水库、冶源水库),中型26座,小型499座;1个自然湖泊(巨淀湖)。胶东调水输水干线途经潍坊市寿光、寒亭、昌邑、高密等4个市区。

全市有市、县、镇、村四级河湖长5011名。其中,市级总河长2名,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总河长3名;市级河湖长6名,县级河湖长(含总河长)190名,镇级河湖长(含总河长)1007名,村级河湖长3803名。

近年来,潍坊市全面深化河湖长制,高质量打赢了全域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攻坚,探索形成了“安全、生态、文化、智慧、法治”五位一体的河湖治管模式,河湖面貌大幅提升。潍坊市河湖长制工作荣获全省首个国务院督查激励,并连续两年获省级督查激励,新华社山东要情动态刊发了潍坊市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经验做法。

今年以来,全市弥河获评水利部“十年回响·河湖之变”十大典型案例,浞河成功入选水利部幸福河项目,奎文区、临朐沂山风景区成功列入首批省级全域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试点。

拓宽河湖监督渠道

全力构建美丽幸福河湖

河湖安全防线更加巩固。守牢“工程安全”。高质量推进现代水网建设,先后投资300多亿元实施了潍河、弥河治理工程等800余项重点水利工程,河湖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畅通“行洪通道”。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累计排查整治3.9万余处,保障了河湖安全度汛。落实“全域保洁”。结合公益岗等设立河湖专管员3900余名,其中公益岗3300余名,实现了专业化保洁服务全覆盖。

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防治“水污染”,推进“两清零,一提标”,完成1263个入河排污口整治销号,避免污水入河。改善“水环境”,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面消除县(市)及以上建成区黑臭水体,系统整治农村黑臭水体12处,每年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不少于100平方公里。提升“水生态”。实施峡山水库战略水源地水质提升工程,提高中水收集利用率。

河湖文化内涵显著提升。做实“挖掘”文章。聘请“文化河长”“记者河长”,深入挖掘“潍水文化”“禹王文化”等河湖文化,做优“弘扬”文章。连续三年举办文化河湖书画摄影展,定期开展河湖文化进乡村、进社区文艺汇演,开展“共建美丽幸福河湖”志愿服务活动超1万余次,建成了寿光市河湖馆、安丘市河湖长制展示馆、寒亭区水动力主题公园等河湖文化展示场所10余处,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形成了共护河湖的良好氛围。

河湖智慧监管更加高效。搭建“监管平台”。建成潍坊市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管人、流程化管事、智能化管河。完善“大数据库”。进一步整合全市70个水质断面、72个污水处理厂等水质监测数据,完善涉河、涉砂建设项目监管信息库,建立起了包含水文、水质和水工程运行等监测数据的“大数据库”,实现监测数据互联共享。建构“监管网络”。投资近3000万元,实施了21个数字河湖建设项目。建设视频监控3500余路,开展多种形式巡查巡检,实现了“空、天、地、人”立体化监管。

河湖法治建设不断强化。完善体系,夯实基础,先后印发10个总河长令,研究部署年度工作。多方参与、齐抓共管,聘请80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河湖长制特约监督员,邀请100余名媒体记者、法律工作者担任“记者河长”“法治河长”,招募7800余名河湖志愿者参与爱河护河,“潍坊最美河湖卫士”有奖积分平台注册用户达58万人,河湖监督渠道进一步拓宽。

河湖效益转化更加高效。潍坊市建立了一套效益河湖建设体系,开启了美丽幸福河湖向效益河湖转化的新格局。沿河培育的“弥河银瓜”“胶河土豆”等特色种植业,年产值达150亿元。建成“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渤海之眼”摩天轮等文旅项目,年营收超30亿元,河湖带动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

2024年,潍坊市将继续锚定“全国全省走在前”的工作目标,踔厉奋发、奋楫前行,做实“夯基础、强监管、抓试点、出亮点”四个方面提升工作,持续完善“安全、生态、文化、智慧、法治”五位一体河湖治管模式,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力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