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10分钟,便可以完成过去40个人一天的巡护任务。”在甘肃武威,从腾格里沙漠戈壁到祁连山脉深处,389个前端物联设备和后端数据处理系统相互配合,在超过100公顷的水域面积上,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建起了一道“聪明又实用”的防护网。

10分钟干完40个人1天的工作

“您已进入水源地保护区,危险行为,请立即离开。”在武威市如果你突然听到这样的声音,那么就意味着你可能已经进入了水源地保护区,给水源地安全带来影响,这便是中国移动甘肃公司武威分公司为当地水务部门量身打造的武威市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平台中最常见的一个应用——AI监测预警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威市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平台(甘肃移动供图)

该预警体系在5G网络、高速专网的支撑下,通过分布在全市88个取水口、供水站、公路穿越点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389个AI摄像头及无人机、各类传感器等前端物联设备,对全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环境进行7×24小时不间断智能感知、识别。

和寻常预警系统不同的是,这套AI监测预警体系不仅能进行实时预警,还会对可能影响水源地安全的人、物、环境等不安全行为进行跟踪侦测,同步生成巡查任务并派发给辖区巡检人员,就像给巡检人员安上了一双“天眼”。

据介绍,智能巡护系统只需要10分钟,便可以完成过去40人一整天的巡护任务,还能实现多层次、无死角的全天候巡护,大大提高了巡护效率,彻底改变了传统“人盯车跟”式的巡护方式。

打破“信息孤岛” 让数据自己说话

AI算法在武威市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平台中的大量应用,不仅让水务部门看得更远、更快,还让整个监管活动更精准、更科学。

在AI算法的加持下,水质自动监测站、高光谱水质监测仪等各类感知设备,不仅能对水源地PH、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等水质因子进行全面检测,对包括鸟类、鱼类、植物类等野生动植物进行智能识别,还能根据监测数据实时对水体遥感、水质趋势和营养状态等进行多维度分析,准确判断水源地周边环境状况及潜在风险,结合GIS立体化构建水质监管“一张图”。

不仅如此,中国移动甘肃公司武威分公司还为当地打造了云数据资源中心,将实时水量水位、水质水文、生态气象、风险源时空分布等信息与历史监测数据进行统一编辑、集中管理,建立饮用水水源地大数据档案,通过可视化数据、AR实景地图等智能展示方式进行即取即用,不仅解决了原来局部应用系统数据分散独立的“信息孤岛”问题,还能与省级监管平台及地方水务、公安等信息化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为综合研判、联合执法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数据支撑。

“这个监管平台,利用了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集群管理、电子地图等先进技术,它的成功运用,不但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科技在水务工作中起到的革命性作用,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水务工作的发展方向。”当地很多水务工作人员都认为,该监管平台的成功应用,对于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护乃至整个祁连山生态保护都具有较强的借鉴和现实意义。(薛长明 张深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